美文网首页人之道生存之道想法
人之道(5):智慧的种类

人之道(5):智慧的种类

作者: 人之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9:22 被阅读0次

茫茫宇宙人类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智慧生命。那么智慧的种类应该如何划分呢?毕竟目前还没有找到另一个智慧物种,比如外星人,从何比较?

圣人、伟人、普通人,老子、孔子、孔明、毛泽东,张三、李四、王二,毕竟都属于人类,拥有同样的智慧种类,所差别的:只是后天的努力、阅历、精神等的不同。

因此人类拥有同一种智慧,圣人的智慧和普通人的智慧没有本质的区别。所差别的只是使用方法的问题。

但是人类智慧本身又是不同的,拥有细微的差别。人与人之间横向比较是相同的,各个人自身纵向比较又是不同的。

人类自身的智慧是可以分类的,大致可以把人类智慧分为三种:灵智、心智和神智。

一、灵智,人是有灵性的动物,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在0到18岁之间(有的可能更晚)主要依靠灵智。因此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社会上的成年人是完全不同的,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举。能思人所未思,而且不会有成年人那么多的包袱。

有人说:“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所谓“灵感”就是一种对灵智的运用。很多艺术家、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科学家等都需要对灵智的运用。“灵智”就是一种在海上冲浪、站立潮头、保持平衡的状态。

二、心智,人的灵智是不稳定的,需要好的状态才行。因此进化出了“心智”,心脏发育成熟之后,心智才有了肥沃的土壤。现代人做什么事基本都离不开决心、信心、恒心等等。心不在焉,是很难萌发智慧的(心智)。心之所在、心之所往、心之所向,必然会产生大智慧。比如孔明、周恩来等都是这一类人。他们事必躬亲、他们鞠躬尽瘁、他们日理万机,却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智慧是用心慢慢积累起来的。小孩子万不可过早的使用“心智”。

三、神智,“灵智”“心智”还属于正常的范畴,“神智”则基本上达到了人类智慧的巅峰。比如哪些所谓的真人、圣人、神人。

按照《皇帝内经》所说——人有五脏心肝脾肾肺,对应五蕴神魂意志魄。

心神所在,无往不利。所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唯有“神智”可以达到。神之所往,即是现实。拥有神智的人,可以见微知著,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推己及人;可以正视过去,可以认清现实,可以感知未来。

普通人偶尔也会有“神智”(状态好时),却不能为己所用(好像不是自己的)。这个世界上困难的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一直不犯错误。

如果你能一直不犯错误,就算封你为“神人”又有何妨!

事物只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就像宇宙只会向无序的状态演化一样。如果事情发展的越来越好,那一定是有很多人在付出,有很多人在给与其正能量。国家是这样,社会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可能地球也是这样。

目前人类是唯一的智慧物种,未来可能会有其他的拥有不同智慧种类的物种。他们的智慧可能完全不同于人类。但在地球上的生物,智慧种类是类似的,比如百兽,飞鸟,猫狗鼠,猿猴、海豚,它们最多只是拥有与人类相似的“灵智”,而且是较低的水平。却很难具备产生“心智”“神智”的条件。

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灵智、心智、神智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对智慧的追求决定了人类未来能走多远!现代人的整体智慧是远高于古人的,这是进步。但似乎整体水平还是很低,竟然还不能很好解决自身的内部矛盾,未来的路必然还很漫长。

首先还是先想想怎么开发“灵智”吧!灵智是一切智慧的基础和土壤。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善行可以使人心灵通透,恶行可以使人智慧蒙昧。也许这正是人类几大宗教都引人向善的原因吧。

不同的人生阶段,应培养不同的智慧。

小时候多注重灵性、灵感;长大了万不可心不定,心不定则心智必然不强;如果有机会,多读书,可以培养神智。

宇宙中也许还有很多智慧种族,但目前人类是孤独的。不管人类未来有没有更大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先好好发展好自己的灵智、心智和神智。

相关文章

  • 人之道(5):智慧的种类

    茫茫宇宙人类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智慧生命。那么智慧的种类应该如何划分呢?毕竟目前还没有找到另一个智慧物种,比如外星...

  • 《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古人的智慧啊,牛批。

  • 水润随笔 l 2022  第四篇

    中庸之道,也是合理之道,凡事合理去想、去做。 以天地为师,是大家们的智慧与风范。 人,顶天立地,综合天与地之心。 ...

  • 智慧之道

    智慧之道 1.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2.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

  • 《刀锋》摘抄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人往往妄自菲薄,智慧才是解脱之道;救赎不必靠出世...

  • 不争不怨,放松心态-----2022-11-27

    不争,是一种心态。 古语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为人,静而不争,才真正有智慧。 人的欲望是...

  • 【原创】中庸之道并非只做老好人

    文/筱莞尔 中庸之道是一种智慧。 中庸说得是人不管是做事,还是...

  • 智慧的类型

    人们常说的智慧,有三种类型: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圆融超越的智慧。 世间智慧:适用于世间生活的智慧,包括如何生存、...

  • 父母必读,七个天才头脑代表七种超凡思维方式

    微信公众号:逻辑头脑力 思维之道就是智慧之道,天才们的智慧源于何处呢?究其本源就在于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那么,像达...

  • 2018-11-25

    震撼与感动 今天参加的讲座依然是《智慧共享论坛——教育之道》。 开场是由智慧共享论坛的创始人赖宝华来演讲,本来据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之道(5):智慧的种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y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