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时间管理实践者,通过从17年8月份到现在的实践,初步形成了【滴答清单+手账本+石墨文档+有道云笔记】的自我管理系统,在不断完善、磨合,已经够自己用了。
但是,因为没有细化【文档命名】,导致我在配合同事整理项目申报的支撑材料时,经常一边心里骂着MMP,一边汇总全年的资料给同事。本来这个时间安排了其他任务,被你的【突发事件】打乱了我的安排,意味着我要加班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同时,我也在思考:明明半小时之内可以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浪费我一上午呢?我应该如何把自己解放出来呢?
过了两次,我大概摸清了项目申报所需的支撑资料的模式,结合自己的文档命名格式,在资料汇总时,我特意多备了一个文档:

从此,类似的烦恼可以说是离我而去了,也为我省了很多的时间。
那么,【如何通过系统的文档命名来节省工作时间】呢?
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很多人找文件的步骤:打开电脑,输入开机密码,像垃圾堆一样的桌面映入眼帘,不管是有用的文档,还是没用的文档,不管是参考文档,还是常用文档,统统都在桌面。粗略一扫桌面,不由得眉头一皱,用系统的关键字搜索来找文档。
不过,貌似保存的时候,不是用的这个关键字命名的,所以,只能一个个打开文件夹来找。啊,终于找到文档相关的文件夹了,一层一层点进去,不对,出来,再一层一层点进去,终于找到了天杀的文档,看看时间,半小时已经过去了......
总体来说,有的伙伴:桌面像个垃圾堆、文件像密室逃脱,层层嵌套,以文件夹为核心,导致每次找文件都像“走迷宫”,还不一定能够找得到,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那么,如果系统化命名文档呢?
很简单:扁平管理,以项目为单位
具体执行起来,就是
· 规律命名
· 搜索管理
· 定期整理
1、规律命名
常见的命名格式,很随意,没有规则,没有时间,没有操作,导致经常找不到文件,比如我现在码字的文档是【如何通过系统的文档命名来节省工作时间】。
规律的命名应该包含:
核心信息,也就是项目分类 + 具体的标题,比如我自己写的文章会保存在“我是小欧”这个文件夹,那么就命名为【我是小欧-如何通过系统的文档命名来节省工作时间】;
更改事项,也就是创建、修改、发送等更改信息以及更改人员信息,比如,上面的文档命名变成【我是小欧-如何通过系统的文档命名来节省工作时间-欧志鹏写】;
更改时间,也就是文档的更改时间。在学习时间管理的时候,书本上是把时间放在最后,我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时间应该用来帮助排序而放在前面,所以,这个文档的命名是【18.02.04-我是小欧-如何通过系统的文档命名来节省工作时间-欧志鹏写】。
嗯,这就是我对这个文档的命名格式了,它包含了【时间 + 项目 + 具体标题 + 更改信息】,是不是觉得有些别扭,哈哈,开始我也这么觉得,别急,还有【搜索管理】这个大招没有出呢?
2、搜索管理
我们平常找文件打开时间长,而且可能找不到,用搜索管理的方法,可以精准、快速找到规律命名之后的文件。
Windows系统,可以下载Everything ,比如,我想找今年写的所有文章,只要输入【我是小欧】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方便呢?
苹果系统的伙伴,有自带的 Spotlight,当然,前提也是要规律命名。
3、定期整理
规律命名 + 搜索管理 虽然很好用,但是,临时接收到的文档不可能直接用系统的方法来命名,你可以在桌面建一个临时文件夹,专门用来放临时文件和作为下载区,然后每天清理一次,删除无用的文件、规律命名文件并移动文件。
规律的文档命名和管理,明天新的工作日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周了,试着从一个项目开始规律命名,更好地节省明年的时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