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 记文艺天地芳草集
《锦江街巷》180:记忆中的牛市口

《锦江街巷》180:记忆中的牛市口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19:18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作者: 刘和椿     摄影:完璧     编辑:完  璧)


    【本文作于2009年】

    2007年大田坎街临街经营商铺(完璧摄影)

             “要打架,渣滓坝;要抢手,牛市口”,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牛市口地区的一只童谣,意思是该地区很不平常,是个热闹非凡但秩序有点乱的场镇。我自幼生长于此,生活四十多年后才迁移,倒觉得那里并不怎么凶险,相反有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的感觉,在尘封的记忆里,还留下许多温馨的回忆。

            牛市口位于东门城门外,离城门约五华里,是一个和茶店子、琉璃场一样的城郊场镇,晚清时是一个贩卖猪牛的幺店子,街店不多,仅有供贩牛马的商人住的客栈。自从东大街扩建后,出城门的东大路直通大面铺、龙泉驿,该地区才逐渐发展起来。它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机遇。一是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成都,城里的居民跑警报,纷纷迁往城郊的场镇居住,先是租房住,后则买地建房,于是大街小巷也多了起来,人口逐渐稠密,我们家也是那个时候搬去的,投靠外婆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东北的大厂子内迁,如420厂、无缝钢管厂等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迁来,人口一下子增多了,市场也繁荣起来。记得当时还流行过一段笑话:东北人喜欢睡炕,初来时不习惯睡床,他们常将几张木床拼在一起,连成通铺,大人孩子挤在一起睡。当时本地人便揶揄道:“你们为啥不在床下点火烧炕呢?如果生火,睡上一觉,一定烧成烤红苕。”后来,东北人也习惯睡床了。饮食上,他们害怕辣,吃不来海椒,常常是萝卜白菜与猪肉煮一锅,无盐无味的,后来他们也在滋味方面讲究了,与本地人融洽相处,觉得南方人会享受,也会闲散过日子。

            牛市口不大,仅有得胜上下街和大田坎街,一条长街,一里多路长,没有横街,大街旁有海椒市、鱼市湖、水巷子、羊子市、米市坝等侧巷,平常街道清静,流动人口不多,唯有一、二、五逢场天,四乡八村的乡民来赶场,买卖各种农副产品,各个市场一下子便热闹起来,茶馆饭馆人声鼎沸,大街上人头攒动,挤得来水泄不通。正午过后,渐渐地散场了,街道又恢复了清静。因而,大人们挺忙碌,我们小孩子也是三天望一场,赶场天非常热闹,看的耍的吃的都有,混挤在各市场中,如鱼得水,玩得痛快。

          (下篇:《牛市口茶馆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180:记忆中的牛市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j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