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预知造化会圆功,需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
有人说,如果你有一天看懂了《西游记》,也就懂得了世间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小孩子根本读不懂《西游记》的,个人认为《西游记》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是人世间一部最伟大的成功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实际是一部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
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嘛,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嘛。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间自由穿梭。
心有七十二相,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人一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什么东西可以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嘛。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浊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孙悟空,反而让炼就火眼精金。孙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孙悟空,象征着世俗五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是被这五毒所困。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历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敌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
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座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孙悟空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那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一个心的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以成佛,一念也可以成魔。
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鉴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的时候,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但是唐僧听不懂什么意思?最后直到抵达灵山,由孙悟空点醒了他之后,他才明白,因为要靠心,来点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时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领悟了。
定心箴言紧箍咒能定心,约束心,让心疼了又疼。收服悟空之后,也就规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
孙悟空一路上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在原著中,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私,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孙悟空打死了六根,说明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白龙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行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地取得真经。收服小白龙,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后来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这个完美的团队就组成了。
西天路上,孙悟空化斋前,经常在地上画一个圈,这是心给人定的界线,但是人的身体-唐僧总是会被欲望-猪八戒牵着走,于是师徒几个就容易离开心-悟空设定的界线,一出界线时,便遇见种种心魔,也就是妖怪,心也就是悟空引领着人也就是师徒几个不断前进,一路上悟空降妖,说的就是心去降心魔。
西天路上的每一个妖怪,都有含义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人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除心魔的过程,师徒五人在取经路上不断地去除妖魔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不断地战胜心魔。
网友评论
“本我”追求精神与物质的一切满足,信奉快乐原则。猪八戒见美女就移不开眼,见美食就走不动路。这是一个很好的本我体现。
“超我”现在道德的至高点,即使有欲望也是全力压制。唐僧遵循教义理智刻板。也是很好的体现。
“自我”处于调和的关键位置上,既要有道德原则,有时却也难免失于理智。孙悟空既保护信奉师长又偶尔失控;沙僧有时会偏向八戒,唐僧,有的时候又支持大师兄悟空。所以沙僧,悟空是很好的自我体现。
关于这篇文章,我想说的一点是,大家看过经典,读过经典,但你是否真正领悟过其中的真理,就拿这篇《西游记》来说,相信大家看了不止一遍,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看懂过,有多少人知道《西游记》的真正用意是这样来教导我们的,而不是当做小孩子的动画片来看?我想做的就是,通过这一篇,举一反三,当我们阅读经典名著时,理解的至少更深刻一些,收获的东西至少会更多一些!写给那些理解我的人!
一位网友提的问:在西游记中与孙悟空长得一摸一样的猴子为什么叫六耳?
回答:
根据本文的见解来看,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心理的一个倒影,它是孙悟空心中的恶念,是孙悟空的心魔,孙悟空有这样一个卑暗的心理,因此就幻化出这样一个妖怪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在西天路上打死的本领最高强的妖怪,也许就是他本身的恶念,除去六耳猕猴,也就消灭了自己恶念,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佛家弟子,这也许也是吴承恩创作出六耳猕猴的本意
追求理想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就已经不断变成自己想要的我了,结果反而不重要了。在取经的过程中,就是对自己不断修炼的过程,而结果,呵呵,真经还要掏钱才能买来~
作为汉语言人,挺楼主~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这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