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fe540063d150f506.jpg)
文/邶风北风
职场、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在不违法、危害社会、国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力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研读中国文化,领悟其精华。学习这些计谋,望你善用它成为你前进的工具,让它成为你取得胜利的助推器。
有人在我原来的文章下面恶意评论,声明:不要误读我写作的目的,如果你不懂36计从古到现在的演变过程,先去研读,再来探讨。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每个人的感受,那也请尊重我的感受。
废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继续用36计的赏析角度来解析《琅琊榜》,看梅长苏如何做到“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文】:有用者,不可惜;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释:有用者:有所作为;借:驾驭
译文:凡是有所作为的,就难以驾驭,不可利用;凡是无所作为的,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自强自立。利用那些无用的并顺势控制它,就如同《蒙卦》所说的: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二是愚昧之人求助于我。
【按语】: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译文: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人会纷纷拥立亡国之君的后代,这是打着死者的旗号来“借尸还魂”的计策。凡是把一切兵力都寄托给别人,并让别人代替进攻或防御的,也都属于这一计谋的运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6c6bf7d1a3ac125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24921e1fcd6a49e9.png)
解析《琅琊榜》:
梅长苏利用兰园枯井藏尸案,把太子的手下户部尚书楼之敬搞垮。
剧情背景:梅长苏以苏哲之名住在宁国侯后,身份曝光。又在郡主比武招亲之事替大梁立了大功,在京城名声鹤起,各个都想唯首是瞻。
碍于身份曝光,和谢玉、太子不能成为党羽,梅长苏要买房子作为自己的定居之所,朝野各个像他推荐。他便带着言豫津、萧景睿、飞流往到废弃的兰园枯井游离,言豫津掉入枯井口,身代的玉佩掉入井内,萧景睿代景睿进入井内,便发现井内尸体遍地。
报了案后,京兆尹府来查案,得出井内尸体全部是女尸,追根溯源,乃是楼之敬一伙人玩SM之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57b99d3657d01d0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00fad9f25050419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6018dc4b64e5631c.png)
点评:
借尸还魂原意是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后来,运用到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的目的。
“尸体”是指某种名义、名号,是一种手段,“还魂”指的是目标,潜在的企图。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其两者产生联系或者发生变化的重要一个桥梁。
兰园女尸原本已经是没有废弃的事物,毫无价值,几十年的旧案,楼之敬觉得算是妥善处置。可梅长苏便利用买房之事,让原本的命案发挥了其作用,原本应该受到惩罚的人现在终于得到惩罚。
梅长苏此举打得楼之敬、太子措手不及,在此事上,靖王开始摄入朝局,打开了自己的夺嫡之路。
拓展运用: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刘备借尸还魂轻取益州。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c36a46c317f26508.png)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原文】:催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注释:魁:首领;龙战于野,其道穷也:强龙在田野大地之上争斗,它的“道”已经穷尽。
译文:摧毁敌人的主力,擒敌人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的整体力量。就好比苍龙出海到陆地作战,便一筹莫展,没有好的办法。
【按语】: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舍胜而不催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擦其阵中之首动。
译文:战争取得胜利,其利取不胜取。如果满足于小的胜利而丢掉了获取大的胜利的时机,那是士兵的胜利、将军的累赘、主帅的祸害,甚至前功尽弃。如果取得全部胜利而不摧毁敌人的主力、擒获敌人的首领,就如同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擒获敌人首领的方法,不能单从旌旗上面去辨认,而要查看敌军的阵地上是谁在首先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e3b083fd1008ee87.png)
解析《琅琊榜》:
太子:靖王闯宫,刺杀母妃,谋害郡主,来人给我当即射杀。
靖王:都住手(靖王旋转翻身,绕过弓箭手,缉拿太子作为人质)。
越贵妃:萧景琰,你好大的胆子!
靖王:三军之中斩将夺帅本是我常做的事,太子殿下站得里我太近了些。
剧情背景:霓凰郡主掌管云南幕府,拥有七万铁骑,军事实力雄厚,太子、誉王都想收到旗下为自己所用。越贵妃,利用计谋把郡主骗到昭仁宫,让郡主喝下情丝绕的药酒,走当年皇太后安排莅阳长公主嫁给谢玉的戏码。
靖王到昭仁宫营救霓凰郡主,越贵妃下令刺杀靖王,靖王立马旋转翻身,缉拿太子作为人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6e255f82f2e5dd8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0894/b46980b437b56f30.png)
点评:
此典故出于杜甫的《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军事上,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方陷入混款,便于我军彻底瓦解敌军的谋略。
当时昭仁宫就属霓凰郡主和靖王殿下,霓凰郡主已经昏迷,单凭一个靖王根本不能与之对抗。靖王只好缉拿太子作为人质,来和越贵妃换取条件。
太子被缉拿的那一刻,越贵妃被吓得脸色发白,太子乃是东宫的主人,是未来的皇帝,是他们领导的核心。倘若太子被刺杀,她们将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所以最后她只能妥协。
靖王所说的“三军之中斩将夺帅”就是“擒贼擒王,这条计谋需要胆识、谋略,靖王常年沙场奋战,具备胆识、谋略。”
任何问题都有关键点,找到关键点,就找到了解决所有问题的突破口。所谓“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之处,是他的心脏之处,击中这个部位,必死无疑。
运用计谋要注意:理清主次,辨清王贼。《琅琊榜》里,在昭仁宫救郡主事件,一看便知太子乃是王,是头目,是整个事件的核心利益者。
1:看《琅琊榜》梅长苏教你用36计在职场中、事业上步步高升(续一)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