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写作日更很好,我已经坚持了有70多天了,但是你是否陷入了应付日更而始终无法出佳作的瓶颈期?
如果出现这样的困惑,你会怎样?
有很多人在简书上坚持日更,日更代表了一种决心和毅力,代表了一种写作的执着和态度。在最初写作时,是有必要日更的。
飞轮效应昨天无意间看到一个词叫“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人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的领域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如果要让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坚持,这也意味着得用时间足够来保证。“飞轮效应”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动事业的飞轮,终有一天,它会自己飞快地旋转起来,而无需费多大力气。
但是在写的过程中,你是否会有迷茫,就是觉得自己总也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好像每天到点就要应付“简书日更”这件事。随手写那么几段文字就算了事,继而长出一口气,不无自得的说:我今天完成了日更!
写作发了100篇后,仍然发现自己的大作,阅读的人少得可怜。
所以,我就在想,我在确保日更的同时,要注意开始着力打磨精品。这每一篇精品也许不会像日更文那样,每天都能产出。而是需要一天,两天,五天乃至两周才能产出一篇来。但这篇文章一定要努力让它成为爆款。
在之前我写的文章中,很多篇文章,坦陈的讲就是为了应付日更,但应付时间长了,写作的水平并无实质提高,如果这样的日更坚持下去,一年后也许并无太大改变。打磨的精品却不一样,每一次的打磨实际上是一次挑战和不断的历练提升。从标题,到行文,乃至引用金句,故事等等,都需要用心斟酌,精益求精。在精品的写作上,最初我们也许不用抱有几天必写出的着急心态,而是啥时能写出,修改好,就啥时完稿。这样自己压力也不会太大,同时确保日更的完成。
如此将日更习作和精品写作结合起来,这样日更的写作水平相信也会不断的进步,而不是始终停留在应付的阶段。
率性的日更花时间少,而要出精品则不一样了。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的工夫才能写出一篇来。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保持日更,且每篇都是精品。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如果我们抱有什么都能写的态度,也许我们什么都写不好。只有深度聚焦,细致挖掘,精心整合,方能在一个细分领域成为权威和专业人士。
2021年我将把写作定位到经学以及写书评上。希望经过一整年,在这两方面能有所建树。向专业化靠拢!
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