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亲人

作者: 潇霏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1:45 被阅读119次

          奶奶去逝那年我已经30岁了,从来没给她买过什么东西,也没有想过给她买什么,倒是逢年过节想着给姥姥买些衣服什么的。不是说奶奶不好,只是从小不在奶奶身边,与一直相住不远的姥姥相比似乎缺少点什么。

          上小学六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了,父亲把奶奶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从前一家四口的格局被打乱,母亲和父亲也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所以对奶奶没有太多的好感,而奶奶对我和弟弟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她也似乎更亲近从小被她亲手带大的大堂哥和大堂姐。记不清楚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几年,她就去和叔父们一起生活了,应该没几年时间,而这之后的日子里,父母的关系也大不如从前,似乎被扯开了大大的一条口子,他们很多次谈到了离婚,甚至写好了离婚协议书。 

          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们同睡一张床,她会在褥子下面塞一些废纸或者塑料袋什么的,会在半夜起来吃点白砂糖,或者随便找些什么药吃,说是哪里不舒服,还会在不问我们的情况下把洗发膏当擦脸油抹在脸上,然后引起皮肤过敏,长出一片片的红斑,她甚至给自己做一些好吃的怕我们吃偷偷藏起来。那会儿小,觉得她真糊涂,现在想想确实是老了, 也不记得当时她多大年龄了。那时很少和奶奶交流,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她会说很多从前的事,但却似乎不是说给我听的,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我也就在一旁干着自己的事情,奇怪的是过了这么多年依然清晰的记得:

          记得尤为清晰的是有关奶奶的婚嫁,奶奶15岁那年嫁给的爷爷。她说那些年胡子很猖獗,胡子是指当时的土匪,好像是批回民,骑着马烧杀抢掠之类的,人们就东躲西藏,尤其像她们这些未嫁的女子,会在逃跑中把锅底的黑刻意的涂在脸上。那次她们一帮人逃亡中躲到了爷爷家,都在爷爷家的院子里坐着。爷爷家那会算的上大户人家,开的染坊,当时爷爷和我爷爷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出来看了看她,就决定了她做了我爷爷的媳妇。忘了说了,奶奶长的很漂亮,当时在整个大家族的众多媳妇中是最好看的一个,乃至到了六七十岁依然能在她已经枯萎的面庞中看到年轻时的秀美。

    致那些亲人

                      奶奶照片

          后来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据她说还有一儿一女给夭折了,一个儿子比我父亲大些,我父亲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夭折的女儿不记得她说的是该排老几了。 小时候奶奶多次跟我说二叔父从小不爱学习,每次先生来家叫他上学他就赶着牛去放牛了,大一点我才知道奶奶说的先生就是指老师。所以后来父亲兄弟几个中只有二叔父一直在家务农了,父亲和大叔父都吃上了皇粮。两个姑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动乱年代也早早嫁作了他人妇。

    致那些亲人

                    爷爷和大叔父

          这里还要说的是我的小姑,奶奶说她也是在十三岁就卖给了我小姑父家,为了换一袋玉米,奶奶说的“卖”其实就是许给了。那时候闹饥荒,爷爷家穷的没吃的了,大叔父和爸爸都上学。小姑嫁给的姑父家据说当时也很穷,还是个后婆婆。小姑嫁过去后生了三个男孩,一个女儿,在计划生育狠抓的年代亲戚们都很为他们发愁,可是吃苦耐劳的小姑父还是通过贩牲口之类门的道挺了过来,给继母养老送终,并且在后来我父母感情危机时将他们将奶奶接过去养了几年。也就在那几年里我家的日子稍微太平了些,可是那些年在农村赡养岳母的情况很鲜有的,父亲也曾一度感慨小姑家给我们家帮了大忙。很多年后再听我母亲说起小姑父的那几个儿子,言语里充满了艳羡:那会愁死人的一群娃娃,这会儿站在面前是三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啊。小姑的三个儿子也很出息,据说二儿子还在北京买了几套房和车当上起了小老板。

    致那些亲人

                  人不全的全家福

          奶奶去世后没留下什么,有一个空的破了角的首饰盒父亲把他给了我,还记得那盒子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爷爷用来装烟叶的。父亲说里面曾经装着奶奶的嫁妆,是一些银质的簪子之类的首饰,那些年为了让他们兄弟念书,爷爷给卖掉了,所以只剩下一个空的盒子,不是什么好的木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艺,只有一些退色的简单的花纹泛着老旧的气息......

    致那些亲人

                    奶奶的首饰盒

          而我的大叔父后来考上了师范,也是为了早早养家糊口他放弃了当老师的工作,提前一年毕业去了粮库工作,在那个吃糠咽菜的年代粮库工作是个肥差。奶奶说要不是大叔父带着我瘦弱的父亲去他们食堂混他怕是都熬不过那个困难期时期。后来父亲说起大叔父就会提及他那会在粮库工作态度很牛,每次称完面粉就把面粉袋子往边上一堆,也不管别人说他浪费,没把面袋子倒干净。然后半夜里他就爬起来把面粉袋子一个个拿起来挨着抖抖.....就这样,大叔父还在那样的年代里给我太爷爷买过肘子和酒之类的奢侈品,而这些是我的父亲没能给宠爱他的太爷爷来得及做的,但他会说起太爷爷时常宠溺的说他的大脚板像斧头一样宽大,我们便能从中听出无限的遗憾,再后来父亲也考上了西安地质学校。。。。。

          奶奶的晚年一直在几个儿女家周转着,每次回老家看她,她已记不清我们是谁,要回想半天,是但她会记得大堂哥和大堂姐,即便他们没来看她也要说起,一遍遍问他们来了没有。后来奶奶的眼睛因为白内障看不清了,再后来就下不了床了。她会问父亲要酒喝要肉吃,然后向父亲诉说着她生活的不舒心,瘦巴巴的脸上因为喝酒泛起红晕。奶奶去逝后我和弟弟都千里迢迢赶回了老家给奶奶送葬,和父亲一起给奶奶的墓碑上刻字,生日什么的都刻了,却还是给忘却了具体的年月日……

          突然想说说我的大叔父,他已于多年前因为肺癌去逝。他和大妈属于自由恋爱,据说结婚时大妈娘家人都为此断绝了往来。他们一共生育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而大妈因为心脏病早早过世了,大叔父也就一个人把孩子们养大并张罗着一个个成家立业。

    致那些亲人

                    大叔父和大妈

          小时候还记得,一个堂姐曾经跟我说:那时候没有卫生巾,她们姐妹三个用的卫生纸都是大叔父整蛇皮口袋背回家的。后来大叔父也曾找了两个伴,但都没过多久就散伙了,而儿女和亲戚们似乎都认为他再续弦的做法不对的。再往后我们去探望大叔父时他已退休在家,儿女都已各自成家,他一个人守着很大的院子和空房子,养了两只凶猛的可以看门的大鹅和满院子乱窜的兔子和鸡。我们去了他就用兔肉招待我们 ,记得那年考到兰州上学时去看他,他还给我50块钱,并且问我兰州分几个区什么的,可我都说不清楚。后来听说有空了他就一个人去附近的山上开荒,甚至去沟里挑水,其实自来水很方便的,人们都由衷感叹他的精神好,并且大鱼大肉能吃能喝,却没有人能体谅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直到突然有一天听他说哪里疼时查出了肺癌晚期,没几个月就离世了。

          母亲还常常说起大叔父写的一手好字,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他和父亲也不在一个地方,分隔两地的沟通都是通过书信。写到这里突然让我联想起当下很火的一句话: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大叔父的几个孩子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大堂姐一家,大堂姐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去扫马路。她和善可亲,姐夫勤劳能干,一双儿女也乖巧懂事,可惜的是,年纪轻轻的大堂姐早早被查出了白血病,一直瞒了孩子十年。直到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工作后,大堂姐终于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离我们而去了。

          那些年姐夫为方便照顾大堂姐一直在打些临工,生病的日子里就是姐夫每天早起帮大堂姐扫马路,而他们却供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大堂姐弥留的日子里我们去看望她。她坐上了轮椅,身上已经开始发紫溃烂,苍蝇就围着她糜烂的脚趾在飞,她安详的戴顶破草帽让人推她去晒晒太阳,依然强打精神陪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她有多喜欢儿子的女朋友。那天大堂姐80多岁高龄的婆婆也徒步过来给她捶背按摩,因为耳背她听不到旁人说的什么,嘴里一直怜惜的自顾自念叨着…… 

          大堂姐的葬礼我没能参加,从知道她的病情到她去逝的十年,我基本没为大堂姐的病情掉下过眼泪。治疗的那些年大堂姐脱光了头发,但她和姐夫还会在逢年过节时提着东西戴着假发去年看望我的父母。甚至在弟弟结婚时还强忍着病痛戴着假发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参加婚礼。在那十年里,我没有在大堂姐和姐夫脸上看到一滴眼泪和悲苦,他们甚至让我误认为白血病只是一种慢性病而不是绝症。直到今天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我忍不住一次次泪如雨下,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他们当时能做到那样是有多么的坚强。到现在为止我脑海里还会时常浮现大姐恬淡宁静的笑容,一如他们全家在大姐离世前照的那张全家福上留下的那样,那张照片上大姐还是那么温暖的微笑着顶着一顶假发,看不出一点病态。

          让人欣慰的是姐姐的一双儿女都很争气,儿子后来在西安定居,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女儿政法学院毕业后回到当地的法院工作,找了很好的婆家,也都过上了美满的小日子。每逢节日之类的外甥会来看望我们,父亲看着他们就会感叹:现在什么都好了,就是你大姐不在了……

    致那些亲人

                    大堂姐照片

          本来是想写一段有关奶奶的文字,其间提及了好多的亲人, 他们都一如我们一样平凡,既没能生的伟大,也没能死的光荣。但他们都是那些曾经在艰苦年代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亲人,请让我用我拙劣的文字记录一下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亲人吧,以此来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日渐淡薄的亲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那些亲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qu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