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里散步——简忆苏州

作者: 孤傲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6-07-28 22:25 被阅读0次

      既然是漫步,那他的思想就是流动的,飞到九天云外的。不管好的坏的,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他的心里有一股子冷冷的痛,痛在差异,痛在心灵最深处,是别人望断天涯,自己却伸手可及的。那些所谓的荣耀,是泡沫幻影,用双手一触就破,随即而来的是骄傲地破碎,随即而来的又是自卑地升起。这种极端的情绪反复交替,似狂欢后的极度失落。多么可笑啊,多么愚蠢的人类!不好好去修炼自己,抓住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却整天沉浸在感物伤怀里。“你注定是一条虫,一条让人瞧不起的虫!”他悲愤地怒吼道。同时,他心里又响起另一个声音:“你看你,老毛病又犯了,做人要学会冷静,平心静气,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绝大多数时间让愤怒占了主角,而另一个声音充其量只是个友情客串。“好了,好了,别再吵了,看前面多么漂亮啊!”原来是到了大名鼎鼎的虎丘,传说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优哉游哉,搔首问青天。我会不会也是其中的一个呢?他明知道这是个笑都笑不出来的冷笑话,可就是这么不要脸地说了出来,很符合他往常的作风。他就是这样待人处物的,难怪他一点都不受欢迎,别人会骂他神经病,他其实不在乎,可心里头难免会不好受,像小时候,生了气还得憋着,把泪水噎回去。小时候他和别人打架就是这样,让别人的家长骂个够,骂个爽快,他一声都不坑,在人前。可转过身去,眼泪就不自然地流了出来,他不敢哭出声,嗡嗡嗡⋯他知道流过泪的眼睛更宽容,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这么多年,一直这样随风奔跑着。想什么呢?还不快给我们描述一下虎丘的郁郁葱葱闲云野鹤。

       一排古房子、一条碧绿的小河、一座小桥,虽没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那样的曼妙宁静悠远、荒芜苍茫忧心,但却能体会江南人明亮温暖的生活气息。像是小时候,大晴天奶奶会把用米浆浸泡过并用清水冲洗后的被单晾在已泛黄的竹竿上,等到干后,用手抚摸,用鼻子闻,会有淡淡的馨香及舒适的睡意。再说那竹子,可是江南人的宝贝。从小,跟爷爷去集市上,就看见有做竹原料交换生意的,隐藏在巷子的最角落里,跟打铁铺毗邻在一起。至于那些随波而行的竹,有两个好处,一是给伐竹者省了不少力气,一是河边洗澡的孩子们的天堂。竹,给我的印象是深刻而又朦胧的。为什么这么说?到不是为了卖关子。深刻是因为从小就在竹子茂盛的地方生长,家的后面就有那么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那也是我们的天堂。小时候与玩伴们一起躲在竹林里乘凉玩过家家,偶尔会用竹子给自己做一把心爱的“剑”,像个侠客,义气凛然。而朦胧呢?正是由这深刻衬托出来的。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视觉便容易钝化,容易司空见惯。所以,这样的记忆是深刻而又朦胧的。但是好又好在这恰如其分。有时候,人也是这样,不停地寻找却莫名的不安,回头看看,嘴角却会扬起笑容。

       黑与白,两种最无声的色彩,却建构了一种极致的简雅。苏州博物馆大面积的白配搭上少分量的黑,是对江南水乡最真实的写照,是戴望舒撑着油纸伞走过的狭长寻常巷子,是吴冠中笔下灵动而富有韵律的江南春天。它充分吸收了苏州山水园林的特点:小巧玲珑而又变化多端;包含万象,并无限的时间空间于方寸之心中,是苏州的先祖留给后辈最珍贵的财富。这种物质承载的精神比言语文字更有说服力,透彻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苏博里,透过多边形的玻璃窗,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万千风景,领略各式各样的风骚。这样的一扇窗往往承载了文人墨客全部的寂寞。走在特设的桥廊之上,迎着缕缕春风,每走几步,眼前所呈现的景象便会发生细微的变换,这就是人们乐道的移步换景。人工湖岸,一地的石子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石子的上面间距着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星罗棋布。眼神不济的人可能会误以为那摊排列整齐的石子就是一片平静的水面,而那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则是湖中的假石。是的,妙就妙在这亦真亦假的禅意。最有意味的当属别致而玲珑的盆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看天堂。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这样的文化,这样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便是这个民族所有智慧的凝结,是这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同样,是这个民族希冀与万物交融的愿景。

        苏州人精致淡雅的生活结合吴中地区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这座博物馆所陈列展品的特色。一双双灵巧的手用精湛的技艺织造出美妙绝伦的苏绣,给苏州人增添了一份优雅,一份时尚;各色各样的玩物为生活添加一分情趣,消磨一段乏味的时光;文房四宝及各种美术工具,展现了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苏州,是上天的宠儿。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这一句俚语可以粗略地体味苏州的美,粗略地吸食苏州的气息。

      这样的地方,多产文人。面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怎能不激起荡漾在内心的情感的花火?细细润雨,枝枝翠竹,以及久久萦绕在耳边的溪流潺潺脆鸣;一切,足以溶解一颗燥热的心,唤发出超凡脱俗的林泉之志。文人,用一颗细致敏感的心,感受天地的奥秘;用一支苍劲有力的笔,书写宇宙的神奇。夫君子寄身于天地之间,凭借灵性良心待人处事,不忘歌咏造化的伟岸,用一腔热血迎合自然,装点生命。

      我期望下次与你相逢,你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我,我也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你。

相关文章

  • 在记忆里散步——简忆苏州

    既然是漫步,那他的思想就是流动的,飞到九天云外的。不管好的坏的,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他的心里有一股子冷冷的痛,...

  • 忆苏州

    文/向上 人间天堂苏州有 一路风尘不狂走 名园名轩随心游 江南人间情更柔 北寺塔,沧浪亭 拙政园,狮子林 虎丘山,...

  • 苏州忆

    晓筹雨霁新步来,光烟阒处侬语猜。邈香暖饼立旗幌,青石向街绣剪裁。藕荷下,边河开,平江凤爪添蜜鲙。 兰台小榭故阆苑,...

  • 苏州忆

    两临苏州,一为私,一为公。私为赏姑苏山水之曼妙,公为探江南名城之商业。私观苏州,恰逢江南春绿,柳绦成荫,花馥兰馨,...

  • 忆苏州

    前几年一个月至少去一次甪直,那时候不情愿去。今天一个同事说你知道桂花吗,突然就乐了,想到独墅湖,也想到甪...

  • 分享一首夏至的诗

    这段时间天气就像变脸一样,时晴时雨,令人好不心烦分享一首诗吧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

  • 一个节气读首诗•夏至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

  • 夏至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 夏至· 美术馆和金边日环食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 姑苏城外忆江南—— 苏州

    文/ 紫烟轻晓 分享专题 影子酒馆 推荐文章 江南忆,最忆是苏州!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记忆里散步——简忆苏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xg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