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宇霄
如今书籍装帧里,浮夸的腰封不要太多打分:
★★★★★
简评:
昨天提到说卡耐基的书偏向于浓郁的人文关怀——即案例分析,而逻辑和理论的讲解稍弱。而本书,则很好的兼顾了这两点,层级架构合理,逻辑顺序明确,理论的前后、上下关联性极强。
本书重点在演讲,但是之前我们也说过,演讲与沟通有极强的相关性。目的都是讲解和说服,因而很多基本原则、技巧也都是相通的,所以可将此处的演讲理解为广义的当众表达。相比《沟通的艺术》(卡内基著),本书对演讲内容和演讲技巧有更多的讲述,基本原则的强调只占了一小部分。除了演讲本身之外,本书在最后一篇还讲解了人脉的经营,这部分与沟通也是息息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我最近拆的书籍中最符合“工具书”定位的一本。因为书一开始就通过填表的方式,找出了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演讲内容和演讲风格的强弱,并使读者有针对性地系统深入学习自己较弱的部分。
总而言之,本书作为一本教授演讲类的书籍,值得一读。
内容:
思维导图作者将全书共十五章分为五篇,分别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讲解了演讲内容,从前期准备、结构设置和内容技巧三个方面,来全方位教授如何完成一篇优秀的演讲稿;
第二部分是确立自己的演讲风格,又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提升;
第三部分是演讲状态,我们该如何通过控制状态,来将前两篇学到的技巧发挥最大功效。而且状态要比内容和风格,更能给听众留下印象;
第四部分讲解了我们该如何面对沟通的种种困境和障碍,同时介绍了我们该如何运用新技术来辅助演讲;
第五部分则是对演讲这一行为的升华。演讲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并促使他人行动,我们对事业的追求亦是如此,这部分讲解了我们该如何确立个人愿景并经营自己的人脉,最终达成个人目标。
做思维导图(点击查看大图)时,主要根据是我个人的需求和重点,所以并未对全书所有内容进行整理。对第一篇的巧设结构一节,我也将内容稍作整理,更合逻辑。
笔记:
无论是演讲或是人际沟通,我都还是一名新手。所以我在阅读本书时,将重点放在了第一二篇。
读过这五六本沟通类的书籍,几乎每一本都在强调,明确目标和从他人角度出发的重要性。前者是说我们要明白究竟自己要想听众(对方)表达什么,通过演讲(沟通)要实现什么目的,否则就无法合理安排讲述内容;后者是说我们要吸引听众(对方)的注意力和兴趣,务必要想清楚我们表达的内容与对方的联系在哪里,人都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东西。
又及,我们所有的观点,务必要控制在三个以内,超过三个,听众就会迷失重点而失去兴趣。
在演讲内容的结构组织上,我们要分别考虑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好的开头,必定是吸引人的。实验证明,我们上台到失去听众注意力,平均只有七秒的时间,所以我们务必在一开始就抓住听众的兴趣。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完全摒弃礼貌毫无意义的寒暄,另一方面,我们则需要一开始就让听众意识到:他要讲的内容与我息息相关。当然也有别的技巧,不过这一点最普遍。
另外,我们也应当在演讲开始,陈述自己的流程,使读者不至于坚持不下去而放弃。
在中间部分,我们应当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这一切与听众的联系在哪里,二是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而且,务必要将自己的观点浓缩在三个以内。之后,要清晰、明确而简短地将这三点强调,以深化听众的印象。
至于结尾,我们必须保证不能以问答结束,这很难出彩,而且往往会令演讲者与听众陷入尴尬。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在结尾处提起听众的情绪,使听众被情绪感染。毕竟:
逻辑只用来思考,情绪才能做决策。
PS:写了三十天,深觉读书至少,所以自今天始,专注于某个领域刷书。每天一本,持续21天,将豆瓣相关类评分8.0以上的书,有必要的都刷一遍,并做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为什么要说刷书呢?因为每天一本书无法做到认真研读,加之非严肃科学类的领域,市面上的书籍大都具有互补性,刷书比读书获取的信息量更大更快。
PPS:第一次主题就定为“沟通交流”,提升自己沟通技巧,也权作初步练习。
PPPS:本来书今天拆《批判性思维工具》,翻开发现太难了,而且跟沟通无关。所以换了这本《高效演讲》。明天拆哪本还不清楚,因为书还没到。
1/25/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