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文学梦岁月留声
一思配图文摘(25)——回归生命的本源(8)

一思配图文摘(25)——回归生命的本源(8)

作者: 臻念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00:05 被阅读0次

摘自《回归生命的本源》

作者:[美]马克·尼波   

译者:胡馨

配图摄影:真念一思

对连接的修炼

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琐事中保持连接,我们的挫折感和迷失感就会伤及他人。如果要找临在的感觉,不妨去呵护他人,当我们能够心怀关怀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补缺。

对连接的修炼在于临在和倾听。当我们感觉到缺乏连接的时候,别人的临在和倾听就会帮助我们回归到更广阔的空间中来。

当我感觉到连接断开时,我的唯一念头就是要努力敞开心怀,领会随时出现在冥冥之中的教诲。我相信,每个人的出现都会带给我一条成熟的信息,而当我们能够践行临在和倾听时,不管是否做得尽善尽美,都会发现自己已经感受到连接的智慧正在流过我们的身体。

文化也有外向文化和内向文化之分。东方文化中的佛像往往会双目合闭,象征着与内在世界的调谐;而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或古罗马的雕像往往都是睁着眼睛的,象征着与外在世界的调谐。但是要充满激情、觉悟地生活,两种倾向我们则都需要。

“探索——掌握——离弃”的修炼

这是一项我们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为之着迷的修炼。漫漫人生,我们都在不断地开始、发现、成长、成熟,熟能生巧之后往往又会舍弃自己已经熟练的技能,重新来过。

在这个过程中,会对一个技能、一种理解、一项修炼或是一种关系的应对逐渐熟稔于心。身心投入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转变,使我们逐渐变成某种权威。但是如果我们停留在所谓权威的地位,迟早就会变得麻木。我们必须弃离这种对于某件事无所不知的身份,因为正是身处在这种身份中,我们才禁锢了自己的生命力。

设想一下,有一天那些我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终将会变得索然无味,而我们却抱着好不容易靠拼搏得来的所谓的权威地位不肯离开,不让愿自己再次有机会体验初学者的心态。于是,我们自命不凡、所谓的权威身份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空洞,令我们的灵魂窒息。

我们要做的是,放弃作为权威的自命不凡,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初学者的勃勃生机。

把桨留下

海伦·鲁克(Helen Luke)在其著作《老年:向简单的旅程》中列举了一个从神话中总结出来的有力例子。那是一个几乎被很多人忽略的关于奥德修斯的另一个故事。在经历了20多年的战争之后,奥德修斯终于重返家园,这位饱经风霜的水手终于像一位老人一样,和妻子在伊萨卡安顿下来,开始平静地过日子。

一段时间之后,这位伟大而聪明的勇士发现自己变得无精打采、烦躁不安,他决定重返大海,因为在那里他曾以全身的本事赢得尊敬。于是他打点行囊,为妻子留书一封,出门而去,向着海港进发。在路上,盲人占卜者忒瑞西阿斯(Tiresias)拦住了他的道路,对他说:“你作为一个权威航海者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你现在必须返回,向内陆走去,走得越远越好,直到遇到一个连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你就把你的桨种下,开始营建一个花园。”

回到我们旧有的热爱和擅长的生活方式没有错。忒瑞西阿斯鼓动奥德修斯向内陆进发的原因是,他知道奥德修斯是出于追求得心应手、受人尊敬的舒适而重返故地,这些都是错误的动机。

对表达的修炼

我们的所感、所思和体验在表达出来之前都是无声的,而随时抒发生活的感受将调谐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倾听到和谐之声。当我们将自己的抒发与他人相互呼应的时候,就会产生共鸣,我们就会越接近真理。

但当我们有所感悟却疏于表达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生活杂乱的网中,从而丧失了与生活之网的连接。如果我们身陷痛苦,或在爱意浓厚的时候沉默不语,我们的所思所感就无法得到抒发,痛苦就会在身体里来回跳动、反弹,愈演愈烈。

表达的人生会传导出我们每日的强烈感触,让我们变得更加踏实自如。

六项修炼分别为:对未知的修炼,对信赖机会的修炼,对勇气的修炼,对链接的修炼,对“探索——掌握——离弃”的修炼,对表达的修炼

面对不确定性时,我们要践行耐心;面对机会迷惘而束手无策时,我们要践行信赖;需要勇气的时候,我们就带着爱去做当下的一件件小事;当感到孤独无助时,我们要谨记去呵护与倾听;当我们感觉自己的学识像牢笼一样把自我紧紧禁锢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放弃,重新来过。但是,如果我们不允许生命的表达时刻渗透我们的生活,以上这些修炼就对我们毫无用处,因为只有不断表达,才会让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徐徐前行。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专题:一思配图文摘

不断更新中,敬请关注赐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思配图文摘(25)——回归生命的本源(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nd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