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康家》

作者: 黛眉居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20:25 被阅读561次
《河洛康家》

河洛康家在我心里幽居了四年,盘桓不去,但自知才疏学浅,无力解读它绵延十二世繁荣背后的因由,然而,情郁于心,总得抒发,虽惴惴焉,也勉力一试……

              (1)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以财富为终极目的,其子孙必然目光短浅,走不远;以诗书传家,多会轻看俗务,仗义疏财,不懂稼穑经营,从而日渐没落;耕读传家,则志存高远,又务实谨慎;至于道德传家,却是古人修炼做人的最高境界——无可无不可的君子。唯君子才能敬天畏命,守经达权,不拘泥于庸常的看法和小节,又灵活变通而不逾矩。

河洛康家,俗称“康百万”庄园。坐落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60公里处的巩义市,它面向洛水,背靠邙岭,依山而建,占地16万余平方米。地势险要,水陆交通便利。

从明清到民国,繁荣兴盛了12代400余年,执豫商之牛耳。民谣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

如果不是近代社会的极度动荡,国难频仍,暴力冲击,今日的康家或许还生机勃勃,也未可知。

在政权面前,在国难面前,在全社会的历史性大转折里,一个家族再警惕小心,也只是渺小的一点,无力与时代抗衡。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我深深同意《康氏楹联》一书中编纂者的看法:康氏家族首先是中国的文化精英,其次才是商业巨子。他们驰骋商场的智慧、勇毅、谋略,完全来源于他们肥沃的文化心田,亦儒亦商,商儒相融。

康家生活在战乱频繁的中原,华夏文化起源的核心——河洛文化地段。警惕忧患,修身养德,得失坦然,兼济天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怀早已内化于整个家族,所以它才能传承十世有余……

            (2)

得识康家大院,纯属偶然中的意外。

2014年初秋,我和几个友人本意是去洛阳,在高速路上见了“杜甫故里”的广告牌,一时兴起,便下了高速,进入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县级市——巩义!

第二天早上,去逛杜甫故里前,想着时间反正充裕,不如问问当地人还有什么其他景点吧,一并就逛了,于是他们推荐了不为时人所熟知的康家大院。

我寻思无非就是古代一个土财主的遗产罢了,论名气还不如山西的乔家和王家呢,所以也不抱什么兴致,就随众而去了!

可是站在康家大院主宅前唯一的甬道上,我已经震撼了,开始羞愧于自己的浅薄无知!

它哪里是个大宅院啊?分明就是座雄踞一方的古代军用城堡,气势宏伟,粗犷威严,有着完备的防御工事,又像个饱经世事的儒雅老将军,不怒而威地矗立在邙山的半山腰,深情而忧伤地俯瞰着门前的伊洛河,睿智警醒地巡视和守卫脚下这片土地,时刻关注它是否安宁,是否还有烽烟未定……

厚重高大的城墙门敞开着,一眼望去,里面幽深玄暗,而脚下青砖古朴,有一个瞬间,我甚至怀疑它的主人可能刚刚才骑马配剑,带着自家的兵勇们,马蹄哒哒而出!

30米长的甬道左右都是高高的院墙,大门上方的墙壁有瞭望的垛口,一码清灰,庄重典雅。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原望族,中原世家!中原二字,第一次在我心里有了模糊而澎湃的影像,它久远深厚得恍若无涯之大荒!

此处绝不同于我以往见过的江南大宅院,也不同于故宫。

江南的家族园林,秀丽精致,曲折温婉,在那些园子里,人不适合健步如飞,不适合发黄钟大吕之声,纵然咏古怀今,也是悠悠喟叹,沉沉拍案!它们太温柔了,如柳永的词曲,适合二八少女,执红牙小板清歌曼唱,如果太豪放,会惊吓了它们!

此处也不同于北京的故宫,故宫虽有令人生畏的皇家威仪,美轮美奂的雕梁画栋,红墙琉璃瓦,但缺了我爱的典雅!

一向厌弃在景点大门前留影的我,忍不住拍照纪念,而接下来的参观,佐证了我的直觉是对的!

康家主宅甬道前留影

              (3)

据导游小姐介绍,它始建于明朝中叶六世祖康绍敬,清初初具规模,至民国初年十八世康廷兰而衰落。

现存建筑包括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等十余处,约6.43万平米。其整体建筑特点是: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

康家发迹于六世康绍敬,他曾任地方水路交通和盐业、税务方面的官职,组织子弟把河南的粮棉油运往山东,再把山东的盐和海产品运往河南。

清朝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康家通过各种关系,取得了长达十年的棉花和布匹的军需品订单,从此以后,康家成为中原显赫大家族。尤以清朝中期的康应魁及其子康道顺,康道平最为突出。

一时一世的富贵不足为奇,二世三世的繁荣也寻常可见,引人深思的是它何以绵延十二世?这固然和社会制度稳定,国家相对安宁密不可分,但是最根本最首要的,肯定是家庭教育!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参观里发现有一点值得注意:

康氏家族文武兼修,忧患意识非常鲜明!

不但康家主宅有着完善精妙的防御工事,主宅区西南一公里邙山上,还有一个金谷寨。

此寨上有平台,下临深崖,东西建寨门,是第十五代康道平为对抗捻军和其他农民武装而联合乡绅在此修建的一处军事堡垒,他是三品武官。此处原有80多间房子,40多孔窑洞,现大部分被拆毁了,虽如此,登上金谷寨,俯瞰寨外,视野开阔,犹可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

这源于中原自古多战,当时的区域环境动荡不安,匪患丛生,康家又是名门望族,既要保护自家财产安全,又要保护附近乡邻的安全,儒家穷善其身,达济天下的道德理想,他们勉力践行。

此外庄园里的匾额和楹联,非常精炼有深意。

比如“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船行六河须防不世风浪,耜耕三省当思创业惟艰”……

我歇坐于专供他们家族少年子弟读书的一个僻静院落,真惶惑此处不是一个商贾之家,它散发着我从未在其他大宅院感受过的浓浓书墨气,这种体感绝不仅仅是无处不在的楹联传递给我的,而是涵盖整个主宅,一种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强大气息,主人虽然不在了,但是空间记忆犹存。

              (4)

那日匆匆游览至下午一点多,众人嚷着饿了,便出了园。我那时脑海里信息纷纭杂沓,总觉得若有所思,却又理不出头绪,但已烙印深深,总想日后探寻一二。

后来又查了点如下资料,据康家后人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出逃,回京途经巩义,康家曾不得已接驾,修建行宫、架设浮桥御道,并奉献白银百万两,慈禧太后说:没想到这山窝窝里还藏着一个百万之富人家。

接驾已让康家积蓄空了一半,其后不久,朝廷又下旨让地方政府筹备银子补充国库,但是地方连年灾害,捉襟见肘,银子还得大户出,如果不捐,就以欺君论罪。

康家的当家人康鸿猷无可奈何做出了捐献所有资产的决定!

而在此之前,清政府为了对抗捻军,封锁了黄河和运河等河道,烧毁凿沉了所有航运船只,康家的航运船队遭受了灭顶之灾,虽多次想重整船队,都没有成功,元气再也恢复不过来。

其后,随着铁路修建,航运再不能垄断物资运输,康家在社会大动荡里,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彻底没落了!

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时,康家田地和宅院全部被收为国有,成为阶级教育展览馆。

400年间,康家子弟文武兼修,出了很多人才,也做了很多善举,比如14世康应魁在道光八年独资万金修建巩县的高级学校;而后中牟、开封两次黄河决口,泛滥成灾,他又捐巨款资助修河。17世康建勋,继承祖业,行善济贫,爱读医术,远近来就医者,不计亲疏,不计早暮,必尽力诊治,凡有谢仪拒弗收……

至于400余年商业活动,康家创举频频,高瞻远瞩,管理科学,我就不再鹦鹉学舌地转述了。

其栈房区的一副楹联很有代表性,如下:

审时度势诚信至上商之本,

化智为利化利入义贾之根。

总之,这是个传奇的家族,文武兼修,农商皆本,儒家思想被他们灵活地应用于日常。

             

                (5)

假设没有晚清的夺命连环索,康家还是会没落吗?

会的,还是会没落,但也许不会这么快,这么彻底地消失!或早或晚,就像叶落归根,花落化尘,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跳脱这个循环。

因为家国命运紧相连,政府腐败,列强入侵,国已不国,一个家庭再严谨,又何附焉?

康家想抽身世外,是不可能的!历史的海啸已经狂躁奔涌而来,所有个体都如一颗灰尘被卷没其中。

然而,它已经足够是个传奇,足够后人从中学习得益!

我这两日想,如果康家不是在河洛,而是在其他地方,它还能绵延十二世吗?或许也不能吧……

归根到底,它是河洛康家,是河洛文化哺育了它,河洛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伏羲在此仰观天象、俯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周文王被拘于河南汤阴北而推演《周易》;司马迁在洛阳著成大部分《史记》;司马光也在洛阳“闲居”十五年,主编了《资治通鉴》……

浓厚的历史文化环境让康家祖辈的行为里都有着易经和儒家思想的深深烙印及理论基础,这些在他们的楹联里有着显明的反映,世世代代以此教育子孙!

15世康道顺,饱学经典,研读《周易》、校勘邵康节的《皇极经世》,想他于每一个晨曦和日落,自己也根据易理和术数推演宇宙起源,自然变化,社会更替,其心中的诫惧和敬畏,洒脱和坦然都是并存的吧?

世传《易传》十篇为孔子所作,孔子在《系辞下传》第十一章说: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又在《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结语,我想以这两句话来概括康家400年,应该中肯的!

而我,因河洛康家而震撼,希望自己可以踏实地走近几经焚毁,还余留的一点华夏之根——传统国学。

余生有限,而学无涯,但是近一寸,自有一寸的欢喜!

百姓虽日用而不一定自知,倘若有一日,和我一样,偶尔靠近,就会心生激动,因为在这里,可以寻到民族不屈的根,中华自强的魂。

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不会在困境里绝望,顺境里张狂……

相关文章

  • 《河洛康家》

    河洛康家在我心里幽居了四年,盘桓不去,但自知才疏学浅,无力解读它绵延十二世繁荣背后的因由,然而,情郁于心,总得抒发...

  • 《河洛康家》电视剧观后感

    最近偶然看到一部陶红主演的电视剧《河洛康家》,挺有感触。晚清同治年间,康家主人周若兰以河洛镇康家店起家,几经...

  • 留余

    今晚追完剧《河洛康家》,河洛文化很有意思,康家祖训一留余。是说凡事不要做的太满了,太过分,留有余地。 康百万庄园过...

  • 《河洛康家》观后感

    很久没工夫看电视剧了,这段时间是高不成(深入研究学习法学,渐感艰难),低不就(忽略了一些生活生存的技巧,迷茫中),...

  • 河洛康家(二首)

    《河洛康家》(二首) 文:郭东海 四百多年的德山善水,我听见回声 打马中原,从明清民国的阳光小...

  • 游巩义康百万庄园,赏明楼清廊式建筑

    (文头是康百万庄园大门建筑) 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 康百万...

  • 留余

    昨天继续看《河洛康家》。不得不说,康家之所以成为富家一方的大家,除了以“仁”立世外,“留余”也是一个法宝。 这块匾...

  • 古时候,有钱人的真实模样——康百万的故事

    “康百万”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对“河洛康家”历代传人的统称。康百万家族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

  • 20160515沉睡的河洛康家——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名字由来: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往西安,返京路过巩义,康家出资迎驾,修建御道、浮桥和行宫,造...

  • 字背有字

    昨天看了一集《河洛康家》,里面刚好演到康老爷子教孙子悔文学习的事儿。虽然就看了那一会儿,我也被康老爷子的教育方法深...

网友评论

  • 小简姐姐:终于在此文中见识了黛眉老师的表里如一,人如其文。🌹🌹
    黛眉居:@小简姐姐 🌹🌹🌹🌹惭愧惭愧!
    小简姐姐:@偏教黛眉长 大家闺秀,肺腑之言!
    黛眉居:@小简姐姐 小简过奖!🌹🌹🌹😄🍵
  • 夏春秋2018:财富传家目光浅,诗书轻世难久远。
    耕读并举路不偏,道德修炼其意深。
    洛河康家十二世,难逃连环夺命圈。
    千年基业毁于炬,人生道路在于天。
    夏春秋2018:@偏教黛眉长
    好的,谢谢您。我继续努力......:smile::smile::smile:
    黛眉居:@夏春秋2018 前四句真的很好!😂😂👍👍👍🍵
  • 碎沫:不得不感叹世界太小,我说题目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前几天才在编辑的稿子里看过你的。
    黛眉居:@碎沫 简书不小,你我相逢有缘!开心碎沫到访!🍵👏👏👏👏🤗
  • 江俊博:我去过康百万庄园.很大很壮观
    黛眉居:@泡泡海马 是的!
  • 江苏阿康:清初康家是复兴,现河洛康百万庄园是那时产物。
    黛眉居:@江苏阿康 谢谢您的留言🍵😊
  • 走失的心:能把一处古建游记,写的如此“雅”。
    再加之文笔不俗,是吾辈学习榜样。
    黛眉居:@走失的心 不敢当!共行简书,幸甚!🍵😊
  • 麦秀黍蓠:一块留余匾,道尽四百年。
    黛眉居:@麦秀黍蓠 是的!
  • 清夜闲心:08年去过,今有看到友的文章,勾起回忆……好文👍👍👍
    黛眉居:@清夜闲心 🍵😊
  • 江左融:妹妺煮字烹文,手到擒来,既有潇洒自如亦有婉约浓重,援引为知音,缘识恨晚!:pray::pray::+1::+1::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apple::apple:
    黛眉居:@江左融 我也是!
    刚才去到姐姐家,一路翻阅停不下。
    美景笔下如活现,妹妹越看越惊讶!🍵🍵😄😄
  • 翠竹婀娜:妹妹好博学多才:+1::clap:
    黛眉居:@翠竹婀娜 不敢当,关于康家的内容都是查阅资料的!我是搬运工🍵😊
  • 欧阳卉林ou:如此厚重的游记,感觉洛河的风吹醒了世人的眼睛。以一个家族来说,能连绵十二世的确是撼动人心,一个国家的命运承载着一个家族最后的兴衰。河洛康家联防和建构就如同一个小型的国家。辈出一代代英才,黛眉站在河洛康家的门庭里感概万千,欲罢不能,今天把佳作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身同感受康家的历史前后的兴衰。
    黛眉居:@欧阳卉林 哈哈哈!😂😂😂姐姐给我画的未来真美好!
    欧阳卉林ou:@偏教黛眉长 这段时间你勤心写作,两篇游记都是大手笔。这样写下去中国出现第二个徐霞客很快名满天下。:smile:
    黛眉居:@欧阳卉林 谢谢卉林姐用心点评!🌹🍵😚😚
  • 夏春秋2018:余生有限,而学无涯,但是近一寸,自有一寸的欢喜!(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不会在困境里绝望,顺境里张狂……)
    看过您的文章以后再上台压力有点大……
    黛眉居:@夏春秋2018 哈哈哈!谦虚了!🍵😀😀
  • 王茂群:我不得不击掌感叹 一位女作家把北方的豪迈与豁达溶于 这篇历史厚重的文字中,没有一点江南女子的缠绵与拖泥带水,象一座文字爆发的伟岸的山脉横于你面前,除了伟岸还是伟岸,又有一丝丝清新的山风让你心胸温婉贤淑……
    黛眉居:@王茂群 谢谢您这么鼓励我!很惭愧!🍵🍵😊
  • 李默遥:16万余亩?不可能有这么大吧,一个庄园能这么大?
    李默遥:@偏教黛眉长 😊😊😊
    黛眉居:@李默遥 我写错了,是16万平方米!谢谢你的仔细!我对空间没概念!😀😀🍵
    黛眉居:@李默遥 书上介绍的,现在只剩6万多平米!它像个小镇,以前
  • 林下猫语:余生有限,而学无涯,但是近一寸,自有一寸的欢喜!
    不太会评论文章,就觉得好,点赞!:blush:
    黛眉居:@燕子Writing 谢谢燕子来鼓励!😊🍵
  • 虬田:深度好文:+1:
    黛眉居:@虬田 谢谢先生肯定!😊🍵
  • 康康是康康:同一个姓氏,一定要去看看
    康康是康康:@偏教黛眉长 看了你的文,更想去看了
    黛眉居:@康康是康康 值得看!🌹🌹🌹🍵😊
  • 05a69178646c:回环往复,思路畅达,神笔俊逸,内涵深刻,这篇挖得好!
    黛眉居:@跨鯨而来 谢谢鲸哥,一直用心给我指点,就是这次给我糖太多了!小妹羞愧!😊🍵🍵
  • 秋水饮马:写得好!推荐作为康家大院的导游解说词😂
    秋水饮马:@偏教黛眉长 师太折煞老朽😂
    黛眉居:@秋水饮马 得秋水大师如此这般肯定,不胜荣幸!😄😀🍵🍵
  • 茶老皮匠:厉害👍,以前久闻大名,仅知貌美,持家有方。想不到知识那么渊博,文笔如此清新刚健,大赞👍大赞👍。
    茶老皮匠:@秋水饮马 真心的好吧~_~,怎么叫马屁呢。
    秋水饮马:@茶老皮匠 你这拍马水平,犹在不惑之上啊😂
    黛眉居:@茶老皮匠 不敢当!您过奖了!🍵欢迎来访!👏👏👏👏😄😄
  • 文心剑胆:震撼心灵!
    文心剑胆:@偏教黛眉长 眉姐过谦了。
    黛眉居:@文心剑胆 从今日起,改成文心妹妹了!妹妹过奖!😂😂😂
  • 一杯老酒:深度好文!想象黛眉乃一个弱小美女,竟然解读如此详实,实乃大手笔!非常欣赏!
    黛眉居:@一杯老酒 谢谢酒哥肯定!我惴惴不安的发了此文!🍵😊
  • 凡思:真想去看看
    黛眉居:@凡思 一定要去看看
  • Harvest收获:这篇文章可以投稿啦😄👍👍👍
    黛眉居:@Harvest收获 谢谢妹妹鼓励!我对自己算有个交代!😄😄😄🌹
  • 庐阳第一怪:一个家族走上顶峰必然会衰落,像康家这般历经十几世方才沒落已属罕见。感谢黛眉的好文带我们领略了中原名门的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的兴亡。😄😄👏👏🍵🍵
    秋水饮马:@庐阳第一怪 点评得挺好👍,不过总觉得别扭。😂字正经,人不正经😂😂😂
    庐阳第一怪:@偏教黛眉长 好文当细读认真评。🍵🍵
    黛眉居:@庐阳第一怪 谢谢一怪这么认真的点评!😊😄🍵🍵🍵

本文标题:《河洛康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ry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