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

作者: F孤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9:40 被阅读3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F孤

内容简介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人物分析

拉里(人物原型是剑桥大学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

拉里的母亲生孩子难产而死,父亲也早年去世,由父亲的老同学纳尔逊医生抚养长大。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友为救他而亡。复员后,拉里拒绝念大学,拒绝就业,独行其是。

晃膀子。不停的看书,充实自己,解除了跟未婚妻的婚约。因为他们的三观不同,伊莎贝尔贪图物质享受,拉里对金钱不感兴趣,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对于做某一件事情具有强烈的欲望,连自己也刹不住车,他们非做不可,为了满足内心的渴望,他们什么都可以牺牲。

拉里从芝加哥到巴黎,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缅甸,印度。去寻找心中的疑问,不停的看书,学习新的语言。不看书的时候就干体力活生存。

作者猜想他是在寻求一种哲学,也可能是一种宗教,一种可以使他身心都获得安宁的人的信则。

在印度拉里了解到他们主张轮回说,他们相信生死是一个阶段,其目的是对灵魂的前世行为给予惩罚或者奖励。

印度教认为,宇宙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而是永远从成长到平衡,从平衡到衰落,从衰落到解体,从解体到成长,如是已至无穷。

拉里未婚妻伊莎贝尔对他的评价。

讨人喜欢,有一种谦虚、和蔼、温柔,很吸引人,年纪轻轻,人却很有主见。

拉里做出来了很多年轻人不敢做的事情,晃膀子,追求自己的内心。不在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也去顺从自己的内心。拉里年纪轻轻就目睹了世界大战,目睹了战友的死亡。让他对以前的生活,以及人生产生了怀疑,他不相信大学里的老师能够教给他什么,也无法违心的融入大学生活。

他不知道要找什么,希望在许多死胡同里找到自己目的的东西。

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不停的去追寻心中的疑惑。人生的意义,上帝是不是真的存在。

拉里的迷茫也是年轻一代人的迷茫,虽然我们没有像他一样经历世界大战,经历生生死死,但是我们依旧迷茫着,焦虑着。

拉里追求的是一种哲学或者是一种宗教,也可以说是内心的平和,内心的丰盈。终其一生寻找答案,最后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了,拉里整个人变得很超脱。

伊莎贝尔

拉里的未婚妻,喜欢拉里,等待拉里2年,最终因为三观不合离开了拉里。嫁给了富翁的儿子格雷,跟格雷经历了大崩溃,破产依旧不离不弃。虽然在伊莎贝尔心里最爱的人仍旧是拉里,但是伊莎贝尔还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是不是一个好人就不好说了,她拆散了拉里跟索菲。不过拉里并不爱索菲,只是想要拯救一个在地狱活着的失足女子。

伊莎贝尔仅仅是一个年轻,普通的女性,如果要求她跟拉里一样超脱,过着穷苦的日子也是不现实的。

只能说伊莎贝尔才是更真实一点的普通人,毕竟能做到拉里那样的人很少。我们也不能从道德制高点去评价他人,毕竟生活还是要自己去过。

伊莎贝尔对于拉里娶索菲做出的评价。

我只是想向你指出,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连淫欲和饥饿感跟它比较起来都微不足道了,它使人对自己人格作出最高的评价,驱使人走向毁灭。

索菲·麦唐纳

三十岁的索菲,命运对于她来说太残酷,丈夫,孩子都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从那一刻起她的世界就已经完结了。她从天堂被打落到了地狱。她一头钻进了酗酒,嗑药和淫乱的淤泥里面。

以前的索菲,并不是这样子,她小时候就开始写诗、看书,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世事难测,索菲最终被人谋杀而死。

拉里对索菲的评价。

我觉得,她的能力很强。她并不傻,也不是感情冲动,但是,给人一种幽闭贞静和灵魂高洁的印象。

对于索菲不想做太多的评价,因为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我们无法估量她所承受的痛苦,以至于她的堕落,我们也无权过多的干涉跟评价。

艾略特

伊莎贝尔的舅舅,能跟任何人成为朋友,他对别人除了社会地位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他活着就是为了在上流社会交际,宴会都是跟他息息相关的,如果哪一家没有邀请他就相当于给他耻辱。

当然不是说贬低他,他也是个善良的人,对于破产的外甥女,也是能帮就帮。他虽然喜欢权贵,但是他也不会冷落那些之前交际过得普通人。尽量在社交方面做到尽善尽美。

在他死前还在惦记没有邀请他的宴会,看来宴会真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生活中也不乏一些喜欢社交的人,宁愿跟一群人出去吃吃喝喝也不愿意自己独处一小会儿,他们受不了片刻的宁静。

感悟

让我们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我们年轻的一代为什么还是这么的迷茫,这么的焦略,也缺少了拉里一样的精神。追寻生活的意义,达到自己内心的充实。

这本书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哲学观念,生命,轮回。在每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论你的生活实在追求什么,终归是有种追求。

让我们认识到了,人是一种贪婪的物种,不停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带来内心的丰盈。精神世界的满足,才会让人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拉里也给了我们另一种生活的视角,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或许拉里过于的理想化,我们可能不至于那么完美的放下一切去追求一个或许得不到的答案。

就像作者说的。

我就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发步他的后尘。

不论我们是在看书,看电影,或者是在看人,外面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内心。

相关文章

  • 8部你不知道的漫威,DC超级英雄电影(下)

    5:《刀锋战士》豆瓣评分7.0,枇杷推荐指数10 野外枇杷:刀锋战士的剧情简介· · · · · · 刀锋战士布莱...

  • 刀锋

    磨砺意志的铠甲, 压满智慧的弹夹。 人未出发,心已到达, 意念在厮杀。 军人的魂魄在制高点上挺拔。 一切为了面对,...

  • 《刀锋》

    摘录: “除非我对一些事情有了一定看法,我将永远得不到平静。”他又迟疑一下。“这很难用语言表达,你才想说出来,就感...

  • 刀锋

    鱼缸 鱼的寄宿处 大海 鱼的梦天堂 梦里 知谁为刀俎 梦醒 唯我为鱼肉 焉知 鱼何惧刀锋 翻身 迈步从头越

  • 刀锋

    读的第一本毛姆的书是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自然是经过许多个哈姆雷特式读者的挑选和淘沥,毛姆幽...

  • 《刀锋》

    《刀锋》是一本关于人们在生命中不断成长,获取自己的独立想法的故事类书籍;是一本关于追寻人生的终极目标,探索人类生命...

  • 刀锋

    以为是磨得尖尖的下颏 借最后一缕光线 仔细看了看竟然错了 在下颏的上面 两扇唇中间 是血淋淋的长舌 渐渐发现也不对...

  • 《刀锋》

    毛姆作品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迦托----奥义书》 壹 一战结束,主人公拉里退...

  • 刀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迪托-奥义书》 他有的是时间,岁月在他...

  • 刀锋

    作者:毛姆 我的确爱你,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让别人不快乐。 大多数人在恋爱的时候会想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刀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z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