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员工的职场老板的战场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作者: 墨子连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14:30 被阅读0次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其中有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1、首先为什么不分家?

按理说都是亲生的,血缘关系相同,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而且,在民间或者其他民族中,分家是很常见的方式,就是中国古代,在秦以前,天子也是要分封的,也是分家,为什么后来就不分了呢?

因为农耕文明是依附于土地的,居住非常稳定,不比渔猎、游牧民族,遇到天灾可以迁徙,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可农耕文明还真就躲不起,土地没法走、靠地吃饭的农民就没法走,所以只能与天斗其乐无穷。怎么才能与天斗?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户人家治理不了黄河,那就组成一个国家,然后举国之力来治理;一户人家抵御不了饥荒,那就组成一个国家,赈灾安民;一户人家没法开垦荒地、引水灌溉,那就组成一个国家,靠国家补贴调剂来拓荒屯垦。

这是天灾,还有人人祸呢?农耕文明在财富方面对其他文明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在其他文明看来中国的地里真的能长出金子。财富的增加以及耕种的劳动方式使得农业文明很快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戾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消退,就是生于安乐。再加上挨打没法跑,全靠地吃饭,地就在那里,跑了离开土地也得饿死。其实中国古代的个体战斗力是很强的,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吃得饱穿的暖,人种先天的差别不大,谁强谁弱主要看后天,吃饱穿暖才能长得高长得壮。之所以让我们总感觉古代中国人一直被游牧民族欺负,主要是因为我们欺负游牧民族的事,史书上都不写,因为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们被欺负了,说还有这事?不能够啊。史书里写的都是,我们被欺负了,被百般凌辱,最后忍无可忍、迫不得已奋起反击,结果什么匈奴啊、鲜卑啊、羯啊、羝啊、羌啊就被灭族了……就算是古代,也不能这么随意的玩剧情反转吧?这都不只是神反转,这就是导演脑子短路了。

当然,还有一个客观因素让我们确实吃亏,那就是他们打不过就跑,我们追不上,而我们跑不了,所以确实处于被动地位,看上去确实像受欺负了。但是,你回头看看中国古代疆域变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吧?是,游牧民族袭扰了我们,但是我们可是平推了他们啊。为啥能做到平推,就因为我们大一统,集中力量打大仗,不跟你小打小闹,毕其功于一役,然后就是移民屯垦、造防御工事,把边塞和城墙修你家里去,把地图全修满,我看你怎么跟我打?

所以,天灾人祸,使得我们不能选择分家,或者说那些分家的都被不分家的兼并了,最后只有不分家的存活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集中继承方式。

2、那为什么是父传子家天下呢?为什么不能是兄终弟及呢?

商朝前期还真就是兄终弟及,很多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也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中国自周开始逐渐变成了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兼有,再后来逐渐转变为单一的父死子继。基本的规律就是,文明越发展、国家越强大,继承就越倾向于父死子继,为什么?因为随着国家变大,权力已经不可能由天子或者皇帝一个人掌控了,而是由几股势力共同掌控,其中主要的是皇权、后权或者外戚、相权或者叫文官集团、地方豪族这四股势力。而一个比较稳定的博弈关系是,皇权与外戚的联盟对抗文官集团与地方豪族的联盟。皇帝其实只是那个居中调和的角色,历史上除了秦皇汉武算是做到了独裁,其余皇帝恐怕连独裁的边都沾不上,权力游戏没玩好被反噬的皇帝比比皆是。这里注意,宦官实际上是皇帝的替身,他们本身没有什么权力,只是皇帝的棋子,所谓宦官专权,就是皇权和相权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因为皇帝不能是坏人,皇帝如果抢我们文官的权力,那肯定是皇帝周围有坏人,那就清君侧、杀宦官。

宦官只是棋子,所以皇帝用宦官是最省心的,事实也是,历史上从没有过太监篡位的。但是外戚可就不那么省心了,他们是有可能篡位的,例如王莽。所以,皇帝如果有的选,肯定优先利用太监跟文官斗,还是斗不过,那就只能启用外戚这柄双刃剑了。为什么外戚威力这么大?并不是因为有皇后撑腰,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力,然后才有资格派女儿进宫当皇后。别看皇帝身边女人多,但是皇后跟其他女人可差着维度呢,皇后是妻,其他女人相当于妾,皇后是主人,其他人相当于奴才,说白了皇后是皇帝的合伙人。什么人才能成为皇帝的合伙人?长得漂亮没有用,最多就是那三千佳丽,你得有实力,古代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实力呢?要么就是家族势力,要么就是不世之材,自己逐渐积累起来的实力。不管你是怎么有的实力,总之在成为皇后的时候肯定是要具备了合伙人实力的。

顺便说一句,这个后在夏朝就是王的意思,是一把手,商的一把手才叫王,商灭夏之后便有了王后,这很有可能当时就是商与夏联合的表现。

所以,当国家大了之后,所有权力都在放大,后权也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兄终弟及的主要原因,因为兄弟可没法跟后权联合,礼教不允许,当然这个礼教也是与政治同步演化的结果。不但不能联合,更糟糕的是,这样相当于解除了后权,外戚们能束手待毙吗?本来皇权都还没抓稳,旧外戚开始反攻倒算,文官集团坐山观虎,地方豪族本来就是土皇帝,见有机可乘再来个不奉正朔,马上就是分崩离析的节奏。所以,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次皇帝更迭都凶险万分,轻则暗流汹涌,重则血流成河,当然还有很多改朝换代的。

3、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有了外戚的存在,就只能父死子继,那么为什么立嫡不立长也就清楚了吧?对,还是因为后权

4、最后的问题,为什么在嫡子中立长不立贤呢?

首先什么是贤?这东西基本就相当于“成功”的代名词,只有你做出成绩有了结果,我们才能说你是贤,换句话说这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你永远没办法事先知道谁贤还是不贤。周公贤吧?生前就是个大权独揽的奸臣;王莽生前人人称贤,然后呢?起码从皇帝角度,这人就该千刀万剐、遗臭万年。

其次贤是天生的吗?后天不会变吗?皇帝二十五要立太子,一个十岁一个九岁,还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归天,就算活到三十五吧,十岁小孩十年以后变成啥样你知道?你在两个小学生里选贤,这事怎么选?

最后,咱来民主选举,投票决定呗?你要是敢给皇帝出这个主意,都不用刑部审问,皇帝当场就能拔刀砍了你信吗?老子还没死呢,你就干让人选贤?哦,选出来我儿子贤,那老子我呢?这不光是权力的问题,一个皇帝身边如果出现一个大臣投票支持的人 ,基本就相当于给皇帝判了死刑,甚至比死刑还恐怖,你不能死,但也不能活,从此你会变成生不如死的活死人,然后看着儿子任由文官摆布,你都是我们选出来的,敢不听我们的?

我们应该这样看皇帝这个物种,对,他是另外一个物种,他不能算是人,因为他一个人身上承载了太大的权力,也是各方博弈的汇聚点,所以他必须视人命如同草芥,杀伐决断容不得半点犹豫,所有世俗礼教都是他的工具 ,他必须凌驾于一切道德、法律、人情之上,天理人欲都必须被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只能这样,别无选择,否则被碎尸万段都是轻的,最起码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闹得个身败名里也不稀奇,稍微严重点的就要背负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bt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