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有愤悱,无可启发

未有愤悱,无可启发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08:06 被阅读0次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这里,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达成具有同构关系,强调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开导。

    教育本身是一种春风化雨,是一种阳光普照,指向的是对学生的影响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有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力量。

    教育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权。教师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应他发展的学习计划。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讨论、探究是主要的教学策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好的诠释。

    “愤”者,惋惜、遗憾、怅然若失;“悱”者,莫衷一是、无可如何。二者都有疑惑不解、苦恼纠结的特点,可是一旦解决了问题则又非常愉悦,非常有成就感。要实现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学习过程,前提条件是发现“愤悱”之点,从而才能形成愤悱情态的教学情境。朱熹说:“读书始疑,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疑会让求知处于积极的渴求状态,是教学的最佳契机,学生只有面对问题,有解决的需求,才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愤悱之点是教学活动的生成点和增长点,它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并催生愉悦感和成就感。

    问题是求索的动因,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带着问题学习”从来都是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才是真正“走心”“过脑”的学习。

    想要出现“愤”“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对未来的期冀去引领他们当下用心去努力。通过激发他们的欲望,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需要多鼓励、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及端正学习态度的良药。

    只有当学生感到困惑、焦虑时,教师的启发才有意义;只有当学生产生思考的愿望时,教师的引导才具有价值。

    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情境,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要增加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减少统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策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和引导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行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思考讨论后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讲。教师的讲解,要用在“刀刃上”,要一语中的,四两拨千金,要让学生听了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支持创新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与同学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有愤悱,无可启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io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