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象棋残局,打弹珠这种街头骗术,一直非常流行。许多人都会说是自己贪欲在作祟,只要不去贪小便宜就好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百分之99的人都有贪欲,只是贪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小贪图钱财,大贪谋人心。
贪心不是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相信自己有赢的可能。如果内心深处觉得这件事一定不可能做成,那么你根本不会尝试,无论他看上去能得到多少收益。比如有人说写文章可以赚钱,自己赚了多少多少钱,如果你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的文笔,根本不会去通过写文章赚钱。
任何人都不会做一件自己觉得没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街头骗术之所以你会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内心深处觉得有赢得可能性。
那么骗子是如何通过催眠让你相信自己可能会赢的?
兵法中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假装败亡后诱敌深入。以象棋残局和打弹珠为例,象棋残局看上去非常有赢的可能性,你在内心深处已经默默推算了所有可能走的步骤,最后你发现自己有可能赢,当然这个时候你还是不会去尝试的。
所以需要几个托,让真实的场景上演,这个时候摆残局的人输钱了,你发现托走的路数和你走的一样,要是换做你上也可能会这么走,然后赢钱。
本来敌方放出一个诱饵后,你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按捺住了心中立功的欲望。这个时候突然杀出友军其它人马,把敌方的军队给全部抓住,立了一场大功。下一次你再面对敌方诈败的时候,多半已经忍不住,想要冲上前立功去了。
所以托的演技非常重要,必须要看上去水平比较弱,旁观者会觉得一个比自己水平弱的人都可以取得胜利,内心深处当然会觉得赢得可能性又多了一分。
这就像传销和成功学,上台分享的时候莫不是自己之前水平有多差,或是大字不识一个,通过努力却达成了什么成就,让大家相信你们都可以取得我这样的成就。现代大多数企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忽悠员工,视频案例加开会,越是年轻越好骗。
一法通,万理明。套路来来回回都是大同小异,但却非常的好用,毕竟千变万变,人心不变。从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好多将领都非常傻,摆明了是诈败诱敌深入,为什么你还会上当?
后来随着不断研究了许多心里学类的书籍,才发现当事人根本分不清到底对方是诈败还是真败。当年曹刿论战,遇到敌军败亡的时候,还下车观察车痕和旗帜,看到对方旗帜都没了,车痕也比较乱,判断出对方不是诈败。
但有的人治军严整,即使是败逃的时候,也是井然有序,你根本不能判断对方到底真的在逃跑还是当做诱饵,诱敌深入。所以即使是曹操这样生性多疑的人,经常也会被人欺骗,打败仗。
有一次我在西安街头碰到过这种残局骗术,有一个托上前走了几步象棋,眼睛却在东看西看,摆明了是在观察周围群众的反应,而且演戏也非常不自然,很容易看出是一个托。最后并不知道有没有骗到人,只是周围站了一堆人看热闹,想来应该会有一两个上当受骗的人。
当然托也不总是赢,有时候也会输,而且是故意走错几步棋,明明可以赢得关头却故意输给对方。这样更能让你以为,如果刚才是你,你肯定会赢的。
大家都贪,只有相信自己有赢的可能性的人会去尝试,从而被骗。打弹珠把示弱发挥的淋漓尽致,看上去非常容易赢,一个很简单的机器,你只要轻轻弹一弹,就可以赢到零花钱。
这就好像一支常胜军队,外面看上去队伍松散,大家还经常和女朋友微信聊天,还有几个人在抠脚,这种队伍怎么可能打胜仗?对方就是为了营造这种效果,等你攻来之后发现周围全是陷阱,瞬间绵阳就变成老虎,猎人变成猎物。越是输你越是不甘心,这种队伍怎么可能会赢,如果下次小心些,一定会赢的,然而每次都是输。
有揭秘的说操作这种机器的人腿上放着吸铁石,当他操作的时候,把腿移开,弹珠就不会吸着边缘,会落到中奖区域。如果腿靠近机器边缘,这个弹珠就会吸在机器边缘上面,只会落到原处。这种类似于备胎和女神的关系,怎么看都觉得自己能和对方在一起,然而无论如何备胎只是备胎。
大多数人的通病都是轻敌,所以关于输和赢还有许多想说的东西,比如:
1.制定和操纵规则的人赢面多
2.同一规则下经验积累多的人易胜
限于字数暂时说这些好了,总结来说就是当你觉得自己能赢的时候,你已经输了。因为你进了对方为你设定好,你必输却让你感觉到必赢的局中,换句话说你已经被催眠了,必输的局中通常你会觉得自己必赢,只有这样你才会倾其所有,参与其中,从而血本无归,骗术通常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