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34094/d212526029730082.jpg)
15
我老祖太那语气和态度,让来人难以反驳。他们只好放下《计划生育处罚通知单》,走人。
那些人前脚一走,我老祖太后脚就飞到了,我奶奶那当村支书的爹家,让支书大人赶快设法解决罚款问题和做手术的问题,目的很明确——少交罚款,手术慢慢做!还要想想我爸爸李闯的户口怎么上。
摊上这样的亲家母,村支书也只有服从照办的份。
除了喂奶我老祖太无法替代我奶奶外,我爸爸所有的吃喝拉撒睡,她全都包了。我爷爷奶奶的小日子,有孩子和没孩子的时候差不多,让朋友伙伴们羡慕死了。
我爸爸才半岁的时候,我老祖太便开始筹备他抓周的事了。因为她从我爷爷的身上亲自感受到了抓周的灵验,那时候,我爷爷的车,已经鸟枪换炮了,解放牌卖了,开上了加长东风牌汽车,而且还是强动力的6108玉林柴油发动机。
由于时代的进步,我爸爸抓周时摆放的物件,可比我爷爷抓周那会丰盛多了,但我爸爸什么精美好看的都不抓,却抓着一本学生课本不放。我老祖太别说有多高兴,据此断定我爸爸比我老祖公、我爷爷上两代更有出息,将会通过读书成才,考大学,当大官。
那段时间,我老祖太在村里,见人就说我爸爸抓周的事,显摆了好几天,弄得满村寨都知道。
我爸爸名副其实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要什么就买什么,我老祖太只恨自己不能把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拿下来给他。人家过去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爸爸是好看的、喜欢的衣来才伸手,新鲜的、可口的饭来,还得左诓又哄才肯张口。但我老祖太却见怪不怪,有十足的耐性陪护他,每次都直到我爸爸使性子使够。
16
三岁半那年,我爸爸成了子家屯有史以来第一个上幼儿园的娃娃。我老祖太硬要我老祖公找关系,托人情,把我爸爸送进了当时朗月镇唯一的一所幼儿园——朗月镇机关幼儿园。那可是专招机关干部子女的幼儿园,我老祖太就有这本事,没让我爸爸在起跑线上输给干部子女,这也成为了她一直满村炫耀的另一个话题。
可我爸爸却并不领情,才去第一天后,就死活不去幼儿园,每天送进去就嚎啕大哭。幼儿园的阿姨说,每个孩子都这样,哭几天就好了。可我老祖太十万个不放心,我爸爸在里头哭,她在外头哭,等阿姨把我爸爸诓进去后,她又像丢了魂似的,迟迟舍不得离去,一直在幼儿园外面转悠……这种隔墙陪读持续了一个多月,我老祖太才把心放回肚里。
风里来,雨里去,我爸爸三年的幼儿园接送,绝大部分是我老祖太完成。我爷爷奶奶还没反应过来,我爸爸就要上小学了。
我爷爷由于跑车,确实没时间顾及。我奶奶玩心大,有我老祖太全权照顾巴之不得,偶尔想亲近亲近儿子,还插不上手。由于实在是太清闲了,我奶奶恋上了中国国粹——麻将,又在村里引领了潮流一回,乃子家屯村女子打麻将第一人。
见我奶奶打麻将,村里同样闲得没事做的大姑娘小媳妇,见一学二,也慢慢黏上了麻将,从而改变了子家屯的风气,过去是因为男人在外打麻将,回家老婆盯着吵架。现在换过来了,男人在外挣钱,女人在家拖家带口地打麻将,有甚者,把带小孩、煮饭都忘了!为此,男人回家没饭吃经常干架。
甚至,出现了人命关天的事情!——一个叫马兰的母亲正在给两个儿子洗澡,因“三缺一”,麻友几次三番来催,恰巧洗澡水的温度不够,她怕孩子受凉,就将洗澡的锑盆连两个孩子一起抬到火炉上热一热,加加温。
她经不住麻友的再三催促,便跑去隔壁凑脚子,意思是等水热一热,再回来给孩子继续洗澡,做到麻将、家务两不误。可坐上麻将桌以后,把孩子在澡盆里,澡盆在火炉上的事忘了,全心全意扑在了麻将上……等开车跑运输的丈夫子政权回来,看见两个儿子在澡盆里已被煮熟,悲痛之余马上报警,警察来了,直接把媳妇从麻将桌上带走,四口之家瞬间只剩下辛辛苦苦在外挣钱顾家的丈夫一人……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朗月山镇,乃至赤县全境,但对我奶奶触动不大,因为她打麻将全无后顾之忧,孩子有人带,饭有人煮,打累了,回家吃现成的!但她也有苦恼,麻将摊子经常会凑不齐脚子,往往要等有家务的忙完才开得了战!
17
我爸爸上小学的事,虽然我爷爷奶奶并不关心,但对我老祖太而言,那可是头等大事。
在乡村完小中,子家屯小学其实质量还算可以的。但由于小学校长的两个孩子,都送到了离子家屯两里之外的沿江矿务局子弟学校就读,我老祖太心里就不平衡了,觉得读小学我爸爸也不能落后于别人。
他凭着与子家屯小学校长夫人关系不错的面子,直接跑去找这个能把自己家两个孩子,都送进子弟学校就读的校长,请他一定想办法把我爸爸讲到沿江矿务局子弟学校去读书。我老祖太很懂当时的社会行情,首先就表态,请客送礼算我们家的,要多少钱,校长开口就行!
这个校长还真有手段,第二天就回话了,让我老祖太准备两条“软云”和一千块钱送过去,他去请子弟学校校长吃饭,我爸爸读书的事便可搞定。在当时,这点钱对我们家压力并不大,对一个老师而言,倒是两三个月的工资。
于是,我爸爸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进子弟学校读书的学生,让那些既没关系,又没钱的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这时候,我老祖公已因供销社改制失业回家,老两个的主要任务就是接送我爸爸上下学,按他们的话说,就是“陪公子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