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哥哥在操场做体能训练,我带着小宝在一边的沙池里玩。不时有与小宝(2岁2个月)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由老人带着凑过来玩。
看着小宝能自如地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有4位老人跟我坦露自己的忧虑说:我这个孙子(外孙)还不会讲话,能听明白大人说的意思,就是不会说。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3岁8个月还不会说,让我很惊讶,据他家爷爷说:只会说简单的诸如吃饭、喝水、上厕所这些,其他的都不会说。
很多人都会觉得,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会讲话了,以前我也这样认为,其实不然!
8年前在一场关于语言表达的公开讲座上,我才发现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有两大基础:
1.大人要多和孩子互动,对他感兴趣的事物、即将进行的事项进行描述,让孩子有听的基础、也能与进行的场景对应上;家长若抓住换尿布、穿衣服以及喂食等时机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于幼儿而言都是非常不错的听力与理解训练,具体介绍可参考高质量陪伴的正确打开方式
2.孩子学说话时,对于孩子的肢体语言要“反应迟钝”。留给孩子表达空间,让孩子有说话的欲望。宝贝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完成,要什么不要一指就给,要与宝贝进行语言沟通。
科学研究证明: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遵循金字塔原理。它是由一层一层的基础技能建筑而成,金字塔的每一层都支持着更高一层的发展,如果孩子没有像预期那样发展出较低层次的语言技能,他们往往在发展更高层次的语言技能上出现困难。
在语言表达之下,还有许多被家长忽略的语言能力,那些“不会表达”的孩子往往在更低层次的语言技能上出现问题。在整个语言发展过程中成人与孩子的互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些老人带的孩子,迟迟不会说话,他们日常互动情况如何,我不可得知。单就在沙坑里短短2小时的相处,我发现他们是真的很疼爱孙子。小孙子的小手一指向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沙具,老人家立马上前来交涉彼此交换玩具的事儿。遇到小朋友不愿意交换,小孙子哭闹,那可是把老人急坏了。各种变着法儿哄孙儿开心。这样一来,小孙子不用说,他的需求基本就得到了满足,就没有太多说的欲望了。
其中有一个2岁的小男孩由外婆领着在沙坑玩,同样是小外孙想玩别的小朋友的沙具,她的做法就很不一样,让我印象深刻。
她家小外孙想直接上手来抢我家小宝的挖掘机。外婆稳住了小外孙后退一步,
蹲抱着外孙温和地说:“你想玩小哥哥的挖掘机,要喊哥哥。”
要跟哥哥说:“哥哥,玩!”
小外孙见我家小宝一直没动静。憋了好一会儿,“哥哥,玩”这3个字竟蹦出来了。
这可把他外婆高兴坏了,兴奋地和我说,小外孙在家里都不说的,今天这是第一次开口说话!
真是太奇妙了!这位外婆的做法就很好地阐释了给孩子表达空间的重要性。
当然,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节奏不一样,小孩子迟迟不会说话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为人父母要留心查看,尽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促进语言发展的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