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记忆

作者: 王文波ah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3:01 被阅读3次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传世名作,证明至少从那时起,中国老百姓过年的时候就会燃放爆竹了。

元代邵亨贞也有一首关于爆竹的词,其中写道:门前爆竹儿女喧。这是一幅儿孙满堂、天伦之乐的景象。

清代谢文翘在《教门新年词》中写道: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这写的就是帝京爆竹之盛了。

也就是近些年吧,因为雾霾的原因,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禁放爆竹了。到了年前,身边的朋友互相聊起过年的话题,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年味淡了,一个个都不想待在家里,正好趁放假出去旅游。

2

我对于爆竹的记忆深刻。

小时候就算家里并不富裕,每年春节父亲还是要买些爆竹和烟花。爆竹主要是盘炮和响炮。盘炮点着后,能够噼里啪啦连续响好一会儿,小孩子都捂着耳朵躲着看。响炮一般是窜天响,连续十响左右。烟花主要是魔术弹,用手拿住,往天上放。多的有30多响,少的有18响。

老家的规矩是在吃年夜饭前要上祖坟,祭拜家里的先人。祭拜结束,放一串爆竹再返回家里。吃年夜饭之前,要再放一次爆竹,有些着急的人家下午二、三点钟就开始放爆竹吃饭了。年夜饭后,村子四周的烟花就开始此起彼伏。大人、小孩都站在门前的场上,和左右隔壁的邻居大声聊天,点评家家户户的烟花好不好看、燃放的时间长短。年年春节,最热闹的都是年三十,爆竹从下午开始,基本上不会停息。

过了零点,爆竹声就像开了锅的水,彻底沸腾了。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口放上一串盘炮,再放上几枚响炮。

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在日益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理应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传统,从形式、内容上更加丰富春节的内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而非一刀切地禁放爆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香樟夜谭

相关文章

  • 爆竹的记忆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传世名作,证明至少从那时起,中国老...

  • 关于烟花和爆竹——记忆中的

    我是一个,在家母开的小店里,慢慢长大的孩子。 也是一个,在新年时的炮声中,悄悄成长的孩子。 据说家母年轻时,是一个...

  • 年 || 记忆中的爆竹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写的就是春节除旧迎新的热闹场面。诗...

  • 封存记忆的烟花爆竹

    今年过年好静谧,除夕之夜静悄悄,大年初一还是静悄悄。 听不到噼里啪啦连串的鞭炮声,偶尔听见零星散炮点燃,炸裂,传来...

  • 不写就出局:2018旺旺年之大年初一感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昨晚,在爆竹声中入睡,今早,又在爆竹声中醒来!好浓的年味! 记忆中的过...

  • 爆竹

    1 积攒了许久 为的就是 今日吐言 说完了 便也消失了 2 只为那声震天而响 却落个粉身碎骨 3 不仅有声响 还增...

  • 爆竹

    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呼啸上重霄; 顾问足下为何路?笑言此去白玉京。

  • 爆竹

    千古说年味 团圆诉古经 点火一声响 闻声遍地轻。

  • 爆竹

    除夕,我和唐邈铵是被爆竹声叫醒的。 一大早,二姑家的屋子前就开始放炮仗,那时我正在赖床,第一声炮仗响起来时,我差点...

  • 爆竹

    人家年必炮,空中一片彩。 四处喜庆民,吉祥到家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爆竹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v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