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欢看《故事会》的年纪,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多年过去这个故事不经意间从记忆的沉睡海洋中翻滚出来,故事细节忘记差不多了,只记得一个大概,说的是有人原来老老实实卖土豆赚钱的,结果有一天发现了一个致富的好手段,貌似是一种影响药,只要带上这个药,虽然卖的是土豆,但是只要买东西的人靠近,当买东西的人想买什么东西时就会把土豆看成什么东西,如想买苹果的人会把土豆看成苹果,想买桔子的人会把土豆看成桔子,但是这种药效过一段时间会失效,回家就会买错了。
通过这种方法,此人赚了一大笔钱,然后就开始把自己的旧家具全部卖掉,准备换上大大的电视、漂亮的沙发,豪华的冰箱,好好享受一下,结果当把这些豪华物品买回家时,结果发现买回来一堆废纸箱,因为不至他一个人这样玩,大家都这样玩了。最终赚的钱全部找了水漂,骗来的钱终究被别人骗去。
社会如同一场游戏,你怎么玩别人同样怎么玩,玩到最后我们都把自己玩进去了。
曾经扶老太太过马路或是路上老太太跌倒扶起来或送到医院去,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不说收获感激无数,还会有一个大大的锦旗好人卡送来。
项目管理中有里程牌,到了一个里程牌代表了一件事的完成,扶老人的事件的终结点应该是2006年,南京的扶老人事件一时风起云涌,不管其中的是非曲折,得要感谢互联网这个杠杆传播器,最终大家开始看着老人跌倒时都会考虑一下到底扶不扶,终究还是有勇敢,结果多数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却都变成了蒸螃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以后,世上再没有敢随便摔倒的老人,若没个身家百万,也不敢扶老人了。
有一个笑话是三个炫富,当最后一个人说他每天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时,另外两个立马甘拜下风,这个身家没有上亿是玩不下来的。
曾经第一个摔倒的老太太据说已经作古,不过倒是留下了不少的遗产,最起码是名留青史,这说明想要历史留名关键还得要靠机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留名青史,历史总会有点戏剧性。
现在不说蒜你狠,豆你玩之类的了,不同的故事总会以大概同样的情境上演着,按第一性原理来说,追到根源,只会有两个字闪闪发光:利益。换成一个字则是:钱。
古人王夷甫因雅性,不管是做秀也罢,故意也罢,算是公开表示看不起钱的第一人,如今再想找到一个看不起钱的人那只能穿越去和王夷甫玩阿堵物的游戏了。
当然对待金钱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只可惜许多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已经是眼发绿光,那句经典的话: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越是经典越是显得生命力的强盛,最起码这段话到如今看来依旧没有任何褪色的企图,实在如同打不死的小强,顽强的发着灿烂的光辉。
人生如同游戏,这不假,但是大家都得要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好好的玩下去,那些曾经经典的电脑游戏无一不是才开始平衡的很,只不过很多慢慢的被金钱驱使,变成了拿钱来买装备,那钱来买力量,最终导致失衡而走向历史的终结。
只不过从万物演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力还是强悍的,只不过大家开始不好好玩游戏罢了,最终每个人目标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前方的财富和力量,当我们最终把成功和金钱划上等号的时候,游戏注定不会被公正的玩下去,有人说最终我们要形成一个互害的社会,并不是危言耸听。
当游戏没有底线的时候,我们不但会玩坏游戏,最终会玩坏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