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疯玩了一个暑假之后,小朋友的小学开学了。
她也正式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升级成为了一个小学生。
在之前,作为一个中年老母亲,我对小学生活抱有着各种畅想,也抱有着各种焦灼。
没有幼儿园那么面面俱到,孩子哭怎么办?
要重新适应新老师,老师凶怎么办?
小朋友那么慢热,交不到新朋友怎么办?
开始陪写作业,心梗了怎么办?
开始有考试成绩,无法压抑怒火怎么办?
每个关于未知的焦灼,都让我这个本来应该庆祝开学的老母亲,分分钟抱着手机查看老师有没有发第一天的图片。
毕竟,我也想做一个优雅的温柔的,中年妇女,可是表面的风平浪静,心中都是烈火灼心。
和当年入园不一样,入园担忧的,是孩子生活上的适应,而现在,加入了学业、成绩,独立和主动社交,就跟送娃去社会参加工作一样,说不担心都是假的。
不管在之前做了多少心理准备,这一刻都是兴奋和紧张并存。
为了缓解我,一个小一生家长的焦虑。
东莞宏远外国语学校的孙校长
我们专门拜访了东莞宏远外国语学校的孙校长,这个创下今年中考均分全市第一,每年幼升小,排队报名排到天荒地老的学校校长,跟我分享了不少关于一年级小学生和家长的真相。
“首先你要有自信,孩子才会有自信,首先你要不焦灼,孩子才会不焦灼”。
校长笑着说,“通常来说,孩子进小学后的状态,比家长担心得要好得太多。”
关于独立的焦灼
“在家里这三个习惯培养好
以后的学习都将不是问题”
《大小谎言》剧照
不仅孩子有舒适区,家长也有舒适区。
像我这种焦灼的老母亲,也会因为孩子要进入新环境,我又要进入新的家长圈子而瑟瑟发抖。
而对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舒适区待得舒服了,进入新的环境,要告别以前的小伙伴,结交新的小伙伴,本身就是一项新的挑战。
这个焦灼点,对应的正是孩子对于脱离了保育员式的幼儿园环境,换成需要独立完成生活的环境,所带来的。
“我们讲的焦虑的症结,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家庭教育”,孙校长说。
孙校长强调的是生活习惯,家庭里越早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孩子小学的适应,绝对是添砖加瓦。
“在家里这三个习惯培养好,所有的焦虑都将不是问题。”
《大小谎言》剧照
“一个是睡眠习惯,让孩子能够渐渐的自主遵守时间上床睡觉,以及早上及时起床,这里,培养的是孩子的自控力。”
“第二个,是餐饮习惯”,孙校长说:“家长关注专注度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观察,能够安安静静在餐桌前和家人吃饭二十分钟的,以后做作业专注度都不会差。”
“这是专注,另一方面,也是礼仪。”
“第三,是整理习惯,孩子玩完玩具,要自己记得把玩具收拾归位,能做到这样,很牛,真的是很牛。
一个习惯养成,会带动很多事情的延续。比方说它遵守规则的习惯,以及延伸而来的诚信教育,它可以影响到整个生命体。
“这三点你做到。你的家庭的生活质量肯定是不错的,你孩子自然会在这样的熏陶下,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爸爸妈妈们,绝对不用再操心学习的问题。”
关于成绩的焦灼
“顶尖的真的少
你得接受你的孩子可能资质平庸”
《大小谎言》剧照
和幼儿园最不一样的一点,是恭喜诸位老母亲们终于迈进了成绩分数而锱铢必较的阶段。
想当年,还是一枚文艺女青年的时候,我也是信誓旦旦说成绩实在是过眼云烟。
但等到自己熬成中年妇女,熬成一个小学生的娘亲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如果我的娃成绩真的一塌糊涂,我会不会气到心肌梗塞。
而孙校长对于成绩,也给了我们一个当头棒击。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知道,顶尖的孩子相对少,我们当父母的,要接受的是,孩子真的资质平庸。”
但是平庸不代表不好,平庸是常态,关键在于,“我们在意的应该是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孩子的成绩,而若是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发脾气,就更不对了。”
《大小谎言》剧照
“若是硬要说分值,小学低年级,95分以上就OK,高年级,90分以上就行,如果几次考试都低于这个分数段,那么家长就要思考一下学习习惯的问题。
千万不要做的, 就是责怪孩子,抱怨孩子,冲孩子发火。”
关于作业的焦灼
“万万没想到,家长教的作业可能是错的”
《大小谎言》剧照
让人瑟瑟发抖的作业陪写,校长有一个方法论的干货分享。
他说或许大多数家长的陪写过程,都是错的。
“千万不能太在意孩子作业最后呈现的对错,我们要看他的思维方式。
哪怕结果你是错的,但你的思路是对的,或是出其不意的,那么都是有意义的。如果只关注这种正确答案,这种陪写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写下“5+3=53,都不要怒吼”,要去探讨他们的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我们教学‘零’,有许多人会理解成,‘零’就是没有,但是,当今天温度零度,‘零'就是真实存在的。
你若还是给孩子教授没有,将来孩子学习这个知识,就打下了先入为主的一个门槛。”
“这个知识建立的就是思维,我们千万不要结果导向的方式,禁锢了孩子很多的思维。”
但在作业陪伴中,家长应该关注什么呢?
“应该关注孩子今天在这里写作业,他们是否是真的专注?是不是经过思考之后的应对?如果能独立思考,错了也没关系,有老师去解决。”
家长千万别这样做
这样做你和孩子更焦虑
家长,譬如老母亲我,也经常陷入一些误区和怪圈,校长要给我们支了招,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这么做。
1 千万别以今天老师有没有批评,来衡量孩子今天是否快乐
“家长们通常都会关注孩子在学校是否快乐,这个没有错,但这个快乐的含义又相对狭隘,通常都聚集在‘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之类的问题。”
“这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假象,就是只有老师不批评的时候,才是快乐的,抑或,老师批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不对,快乐是什么,应该渐渐引导他们,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才是最高级别的快乐。”
2 千万过分在意成绩和结果,特别不要以排名论英雄
“在小学阶段,成绩和分数其实并不重要。家长们关注的应该是思维方式,这是可以奠定一辈子的基础。成绩好坏,结果对错,排名先后,都不如思维方式的正确来得有价值。而思维方式是什么,就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角度,和看事情的全面性。”
《大小谎言》剧照
3 千万别过度质疑老师,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孩子
“家长可以和老师有讨论,教学方法也好,和孩子相处模式也罢,但千万不要过度质疑老师,老师也是人,她也有七情六欲,我们和要互相理解。”
“家长们完全不必要讨好老师,但是,要和孩子一起认同,孩子有了期待,家长有了信任,一切都会作用于这六年的学习生活。”
4 千万不要自我焦虑,家长有自信比孩子有自信更重要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爸爸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小学生活中一定可以过得很好,而据我16年的教育经验来说,99%以上的孩子进入小学后,都会适应得很好。”
《大小谎言》剧照
“所以归根到底,家长们的焦虑啊,不需要。”
孩子们越长越大
都会陆陆续续进入小学
不要过于焦虑这一段时期
也不要过于忽视
孩子们的三观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
这些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建立
是比拿回任何的成绩单
都要价值连城的
若你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欢迎和我们分享
爱你们
愿一切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