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bda4c216dbb2cc9e.jpeg)
侄女在给她小弟补数学课,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弟学习思维与做题习惯都是错误的,所以,给小弟来了个三天集训,就是要改变他的做题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约束他,用时间分配来控制各种题型的做题时间长短,用严格的做题方式来按步骤解题,再就是培养小弟的数学思维,并不是关注在知识点上,而是要弄通各个知识点的内容,不是去死记硬背公式。
一段时间过去了,她小弟觉得学习是很累脑的一件事,以前努力学习却不觉得累,这次却深深地感觉到了动脑的累。只有真的动脑学习,才会觉得累,只是浮光掠影就会如同时间飞过,而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就不会觉得累。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自己的看书体验,如果有一长段时间没有看书,再拿起书本就会觉得累,并且困得受不了,我就会睡上一觉再接着看,这样反复两三次就会突破过来,再看书就不会出现那些状况了。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对于很多看不进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不断地看下去。
记得自己在上高中的时候,总是会下功夫地刷题,真得是弄得自己晕头转向,天昏地暗的,甚至多年过去了,那高中,特别是最后一年的记忆好像出现了空白,在生命的记忆中凭空消失了。那时候的我,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地运行着,每天的刷题就像是进入了一种痴呆状态,但现在来看,那时的学习就进入到了一种死胡同中,不断地刷题只是在量上进行了操作,结果却是会的总是那部分,错的也永远是那部分。
我想,这就是自己的数学思维没有建立起来,也同样存在着没有突破自己的惯有习惯,进入到了一个死循环中,忙碌了半天,却忙了个寂寞。但对于在当时的状态中,却有一种做题上瘾的感觉,只有进入到昏天黑地的状态才觉得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其实,却像鬼打墙般地在原地转圈圈。
真正能够从那个地方跳出来,需要明眼人,也就是需要老师的指引,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根据情况而制定出解决方案。只要按照方案去形成习惯,也就会有新的出路。
侄女的思路更像是帮助一个迷途的人,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按照一种既定的方式来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只有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深化,一种新的模式才会像融入血液中一样,变成自己本有的。
家长看到孩子学习不努力,或是成绩提升不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只是从学习态度上去看问题,去和孩子发脾气,只会是情绪的宣泄,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是害处极大,也许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就得不偿失了。
这时候,不如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那就找个明眼人来帮助。要弄明白一个关键,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而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