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钻公会读书
摸象札记 8 ‖ 林中路

摸象札记 8 ‖ 林中路

作者: 念远怀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5:12 被阅读47次

    佛教前史

    林中路

    乱世或许会激发创造力。

    婆罗门教的一大特点是相信祭祀万能,祭典、祭礼繁复,正如中国商代的甲骨刻辞里,除了军国大事,更多的是帝王的起居,如牙疼、出行等,都要通过问卜与神灵沟通。而婆罗门教相信,祭祀是维护世界循环,“黎明时,如果祭司不点燃祭火,太阳就不会升起”(《百道梵书》)。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祭祀,世界才得以继续存在、完好和繁荣。这也是婆罗门的优越感所在。但“礼崩乐坏”之后,许多繁复的仪式传失了。

    祭司们一方面努力维护着传统仪式外在的完整,一方面致力于“献祭的内在化”(在相同的处境下,孔子致力于礼的内在化。),即寻找超自然存在与人心(我)的关系。通过非雅利安的“化身”概念,将诸神的神性逐渐统一起来。“化身”思想是统一诸神信仰的有效工具,也能使超自然存在直接与人建立联系。比如佛教的佛陀最后成了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第九化身;历史上的布袋和尚成了未来佛弥勒的化身;观世音有神、人(还分男身女身)、兽各类33种化身……

    神性最终统一到终极存在“”的身上。对“梵”终极性的描写颇似老子对“道”的描述①,但“梵我合一”和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前者诠释的重点在“梵”,而后者关注的是“人”。

    梵我合一的发现,使婆罗门教的信仰范式提升为更高级的宗教。蒂里希说宗教是“人类对终极的关切”,是说人意识到自身有限的存在,却体会着无限和永恒。这种体会在印度的方式是苦行和瑜伽。

    苦行者都徘徊在森林之中。在森林和旷野里,他们才能不受打扰地保持身体姿势、呼吸以及内心的“专注”、“合一”(以自身的小宇宙对应大宇宙)。

    苦行被解释为“内在的献祭”,呼吸被认为是一种“不间断的酒”和祭品,甚至还高于外在的献祭。我们可以认为,在当时传统的婆罗门里分化出一批“林栖”的婆罗门。

    “林栖”婆罗门的前辈应该是原来被放逐的婆罗门。人类学巨著《金枝》不乏“杀神”的材料:早期的巫师兼酋长,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样得意,他们卸任时会被放逐至森林甚至被杀死。在古代印度,如果完成大型献祭却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比如求雨),主持的婆罗门会被放逐;还有拿自身做牺牲献祭的婆罗门,其“献身”只是个象征,在仪式后自我放逐,远离人群。这些被放逐的巫师和诗人,离开了权力中心,没有了祭台、礼器和苏摩酒(祭品),更多的是诠释经典沉思,从事业家变成了观念家,成为印度最早的知识分子。

    苦行还有助于冥想者参透神圣的知识和深奥的真理。在冥想中,新的宇宙观、形而上学思想开始孕育出来。这时理解、知识被提升到很高的地位,传统的献祭体系在宗教内逐渐让位于理解体系。这是森林里的革命。

    人类的轴心期已经到来,这是一个森林书奥义书的时代。


    ①《五十奥义书》里对“梵”的描述:“非粗非细,非短非长,非赤,非润;无影,无暗,无风,无空,无着;无味,无臭,无眼无耳,无语,无意,……无内,无外;彼了无所食,亦无食彼者。”《老子》里对“道”的描述:“道可道,非常道……是谓无庄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

    (待续)


    请关注我的历史/武侠/奇幻……连载小说——
    【三十六骑】(上)
    【三十六骑】(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摸象札记 8 ‖ 林中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o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