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妈的文里提到,高中生的写作要求,“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于是突然想起几天前折磨得我欲仙欲死的高考作文,这里来吐槽一下。
这里仅吐槽全国一卷(本地适用),先贴一下题目: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把网上对作文题的评价总结一下:“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材料具有开放性、命题具有思辨性……”
而作为学生,我的想法是:“天呐,这是要让我写什么?”
这次的高考试题一出,楚才作文的公众号立即让两位曾经的特等奖小得主现场拟出作文(时长较长)。作为特等奖得主,年龄较小的他们的想象力之丰富,是可想而知的。只可惜,两位同学都在高考时限的两倍左右完成了一篇较为中规中矩的文章(个人认为)。
而于我,在课堂上我们曾现场作过这篇作文。我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初看题目,第一种想法是“吹捧中国近几年的繁荣富强、国力增长”,但是因为这样过于空虚、没有内涵,我立即驳回了自己简单的主旨。
但不管再看多少遍题目,我依旧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拟不出新的主旨。
于是我开始在篇章构思上着手,试着玩出些“新花样”。
材料以时间线为主,同时穿插着一个“世纪宝宝”,或者说一个应届考生的成长——那么,以第一人称视角,写出自己所见的、身边的小变化,同时把材料串联起来。
最后呼应“时光瓶”,用书信体写作,在回首过去、面对现在的同时,展望未来,这一篇不就完事了吗?又可以凸显自己的思考,也能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一举两得。
虽说写的不太是自己内心真实所想,但还是结结巴巴完篇。后来拿到分数心情也没什么波澜,毕竟没有特别强的写作热情,只是当写作任务完成。
结果一抬头,发现全班大部分人都大同小异。不管是内容,还是主旨,还是分数。
也有小部分人别具一格,但分数差距很大。
这两件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首先是,“没有给考生足够发挥的空间,导致考生观点过浅”。想象力丰富的小孩子写得简单普通,大多数考生的文章没有深刻内容……我能理解语文作文难度增大的原因,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把分数差距拉大、明确作文分档的明智做法。“高考”,是检验思想深度的时候。而这种文章,从议论上是较难切入的,难以摆出观点再加以论证。特别是在考场上,不是所有人的脑子都转得特别快,很多人的观点给出的便是空洞宽泛的。这就严重导致很多有想法有思考的人,难以在考场上发挥出来,难免陷入中规中矩的写作套路,失去机会。为什么作文题目不能多一些哲思,或者直接是对社会热点的深入探究呢?
其次,“作文命题指向性强,导致阅卷老师评分不够客观”。有两篇文章算是脱离群众的新颖想法,文风也都不差,可以在同一个老师面前出现20+的分差,并且老师还各给出了评价,一个是“材料都用进去了,紧扣题目材料”,另一个则是“希望能选择性选用材料”。后来我们询问老师,老师解释是阅卷的先后顺序不同。“材料都用进去”是常态,在最开始阅卷时会有好感;但后来随着看的文章越来越多,阅卷会越来越烦躁和疲倦,想要看点新东西。虽说高考作文是2人甚至3人阅卷,我也不排除会发生这种情况。虽然作文确实是主观性的,评卷也是主观性的,在这里我不是为了批评阅卷老师,而是这种题目隐性的“唯一指向性”。作为题目的材料,大部分时候作文都会使用,这样引起审美疲劳,确实不是老师的锅。但是为什么作文题目不能少给一些材料、多一点思考的引导,或者是范围限制少一点,让考生在拟出观点后,展开论证时可以使用更多其他方面的材料?
这里我想提提外国的高考。
(这里为我们的语文老师点赞,他让我们从中强制选做,体会国外同龄人的思考方式。)
就甩三个题目,给大家体会一下:
我有权做的一切是否都是对的?(2017,法国文科)
一件艺术品是否一定蕴含着某种现实意义?(2015,法国理科)
平等是否危及自由?(2011年,法国)
自律是否会带走生活的乐趣?(2015,美国)
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美国)
我觉得高考作文应该是这样的,有所思辨,有所创新,从文学到艺术,从身边小事到社会大事都能够包含。只有有所感触、有深度可挖掘的内容,才更能激起我们的深入思考,文章自然不需要“强行套路”。
你对高考作文有什么看法呢?
个人一点观点,请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