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在小学成绩拔尖到了初中成绩却一落千丈,有些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上初中后,成绩却飞速上升,成为班级的佼佼者。这种情况发在在每个阶段的学生身上。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小学知识量少,知识结构简单,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是被动的,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学习成绩好是很容易做到的;有少数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自己主动在学。在小学阶段看似前者的效果卓著,但在上初中后的学习中会逐步拉开差距,后者的优势会慢慢体现出来。两者的差别明显看来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其实归根结底是学习效率造成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那要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呢?
集中注意力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要带着I司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合理安排时间
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时间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学会劳逸结合,学习和玩是不矛盾,而且可以相得益彰。当然这个前提是自己有一定的自制力,如果自制力差的同学,可以寻找我们的父母来帮助我们。然后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
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原因,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最后兴趣是学习动力严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最后成绩跛脚。
遵循记忆规律
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摆脱形式上的高效
我当学生的时候,常常觉得提高效率就是用最大的意志力去争分夺秒,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而学习的形式呢,又常常以整理笔记/总结归纳要点为主。当老师以后突然发现好多女生跟当年自己的学习习惯简直是如出一辙,买着成套成套彩色的水笔亮粉笔,各种尺寸形状的漂亮笔记本,把老师说的各种东西上课的时候先零散地记在书上或是笔记本上,之后再专门花时间,参考一些别的资料,把这些知识点漂漂亮亮地整理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条理清晰,分门别类,不同的组织架构和层次用不同的彩色笔标出来,一个笔记本可以媲美一本参考书。
此举尤其适用历史/政治/英语等科目。这个做法好处确实很多,对于我来说,在初中阶段这样整理一遍记忆的效果往往比做许多练习题的效果还要更好。可是更多的好孩子让我观祭到的却并不是这样。能够这样做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特点:性别多为女,颜值通常比较高,心细如针,爱惜书本文具,轻度完美主义,做事学习死认真,成绩一般都不差但是会随着年级升高成绩变差。实际上根据自己后来的经历和作为老师脑子里面有新的知识体系以后来看。
有些女孩子花了大量时间把笔记本写得整整齐齐,老师一提问却发现她反而没有真正把要记的知识点记入脑子里面,记忆效果不如那些直接看凌乱笔记却多看了几遍的同学好,尤其是随着年级升高,知识点增加,花在形式整理上的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值得。所以,高效学习有时候并不只是见缝插针利用所有时间去学习,而是遵从记忆规律,和利用最少的时间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才是保存学习精力,可持续发展地拼命的良好方式。
培养好的习惯
一个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成绩非常拔尖突出,但是一个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再聪明也不会达到多么高的上线。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哪怕不是形式上的整齐有条理,只要孩子内心有自己的安排逻辑,都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老师提倡准备红笔自己对答案订正,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丢三落四总是红笔忘买忘带忘用,不能脑子里自然而然反应出来。要把错误明显标示出来。而有些学生虽然懒得买红笔,却会用不同颜色(比如蓝笔基至黑笔)做出明显的记号来mark住自己的错误。后者显然有自己的内在学习习惯的逻辑,那么从效率上来说后者必定要高很多。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小时候家长管教出来的,学生平白无故很难自发形成一些有效率的习惯,学校的老师也很难一一监管到每个学生每时每刻的每一个学习习惯。
选择高效率辅导
不要吝惜钱财,有责任心的一对一老师,肯定是比一对多的更好,教学有用得多。两个层次差异大的学生在一起,肯定会有一些互相在效率上面的拖沓,而且还会有情绪上的互相影响。在知识较为复杂或是学生习惯较差的情况下,一对一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两个以上学生,很容易一个说懂一个不吭声,老师就会默认要pass这个知识点,心理上会感觉已经对大部分学生做到位了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辅导机构和小班教学效果微乎其微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知识和方法公办学校的老师也都会毫无保留地尽力去教给学生,非一对一的形式只不过是课堂形式的延伸而已,不适用这种模式的学生在课外辅导班该学不进去的,还是一样学不进去。
说在最后的话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了学习兴趣,他们就愿意主动去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这往往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如果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就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达到了再换一个稍大的目标,长此以往,最后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从现在开始出发吧,趁现在还不算晚,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