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汉代对秦代的重大升级
这一章先论述了商鞅变法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输了,继而分析了秦始皇确立的大一统郡县制度的重大缺陷,最后阐述了汉代对秦代的重大升级,以及汉武帝独尊儒家的根本原因。
下面让我们进入详细阅读。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满盘皆输。
大秦帝国仅存在15年,就迅速覆灭了。这说明法家文化是有严重问题的,法家文化其实就是是一部没有安装刹车装置的疯狂的列车,它的终点只能是所有人同归于尽,坠入深渊。
首先,那些著名的法家人物的下场都很悲惨。通过杀妻求将的吴起,被射死在楚悼王的葬礼上,对他满怀仇恨的楚国贵族将他射成了刺猬;提醒秦王怀疑所有人的韩非子,受到了秦王的怀疑,最终被李斯毒死;手腕极其强硬的商鞅,被复仇者杀掉了全家,最后也受困于自己制定的法律,被生生捉住,车裂而亡。
其次,老百姓在法家制定的严刑峻法的压迫下,活得胆战心惊、苦不堪言。《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上党受不住了,可是上党不向秦国投降,反而投降了赵国,因为赵国的统治方式不那么虎狼。秦末起义的时候,人们高呼“苦秦久矣”。刘邦占领秦人故地后,“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最后,本应从法家制定的制度中受益的秦国的王族,他们的结局也极为悲惨。秦始 皇的子孙后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的长子扶苏被矫旨自杀。秦二 世即位后,在咸阳杀死公子12人,在杜县车裂公主10人。继位的秦二 世最后也被迫自杀。帮助他谋得皇位的李斯被处以极刑,赵高后被扶苏之子子婴诛杀,子婴又被项羽诛杀。在秦朝灭亡后,秦王族子孙尽灭,就是说,秦 始皇所有子孙后代,都被杀光了。
所以,鲍鹏山在《商君书》称商鞅变法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人从这个制度中受益。因为他“不在乎人民的幸福,只追求国家的强大”。
那么,秦始皇确立的这个大一统郡县制度的致命缺陷在哪里呢?
汉代君臣研究后认为,致命缺陷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汲取过度,兴奋起来刹不住车。所以要为这个高速列车装上刹车装置。
另一个原因是思想文化建设出了问题。
秦朝没有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有说服力的信仰和价值系统。法家的那套东西,本身是只能做不能说,拿不上台面的。公开依靠法家,就把自己的统治暴露给了天下。所以要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伪装。
那么,汉代吸取秦代的教训,做出的重大升级又表现在哪里呢?
一、汉代初年遵奉黄老之术,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
它主张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也就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就是要求政府尽量不要干涉人们的生活,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丰功伟业和政治霸权。
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税率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废除了很多残酷的刑罚,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文景时期是黄老之治的典型,皇帝居然穿草鞋上朝。
二、抛弃法家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项举措让儒术成为帝国所有知识分子的信仰,在思想上完成了真正的统一。这比“无为而治”影响更深远,儒家学说因此成为大汉帝国的门面工程,使得老百姓相信,皇帝是为他们服务的。
可是,汉武帝是一个性格非常强悍、非常想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性格、做事的方式,都酷似秦始皇,他真的甘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我们下次再细细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