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时间已经过了一半,很快7月将要过去,8月就要到来了,可以说第三季度的时间过了一半,你今年年初定下的目标完成了多少?你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将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找出来么?并分析未实现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改善在下半年的行动?还是用“认真就输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来为自己开脱?
有些原则说出来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我复盘了2019上半年,归纳了以下几个常用到的道与术,分享给大家。
汇报工作说结果:在工作上升了一级别,收入上涨30%左右,目前看两个项目;自媒体上头条平台职场签约作者
2019年年初,我就为自己定了个目标:在今年的7月,我要在管理级别上再升一级(公司一年两次职级考评,过了就会升级);与此同时要在平台上认证为青云计划的认证作者,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坚持写,把文章打磨成自己认为最好的样子,然后推送给需要的读者,于是就开始了每1-2天更一篇文章的行动。
当你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为了得奖(拿到收益)时,你会专注于提升内容的丰富度和专业度,并不会患得患失,当然做自媒体时有过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经历(要是拿不到青云奖,自己是不是白费努力了?),但自己最后也释然了,因为自己还有一份正职,是可以拿到收入的,同时想明白为了得奖而得奖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跟我做自媒体的初衷改变了:让职场上的个人或管理者少走一些弯路,在问题和困难面前,自己心中有底,有招数可应对,而非为了拿平台的补贴,明白这个后,发现越写到后面,自己渐入佳境,一不小心得到平台的青睐,在4月份就与平台签约成为职场领域的作者,当然青云计划认证在2月份的时候已经拿到了,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
1.写文章属于是输出,但有输出必须是要有输入,工作亦如此;
大家看到的是这半年后努力的我,拿到的成绩单看上去不错,以为自己也能复制过来,实制上大家忽略了前5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包括在一线工作、基层管理的工作心得,以及自己的“爱折腾、拥抱变化的”心态——变化才是主流,不要固手不变,若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基础上,还能去折腾对你来讲是没了解过的、新的事物,它与你的工作可能相关,也可能无关,也会打破你原来对工作的认知,甚至你认为变化才是合理的,因为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太有局限性的,我这样说并不是把原来的工作全盘否定,都是在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上,你要主动发现新变化并用新的方法和视野去对待它,不要认为“掩耳盗铃”地说这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做了收入并不会增加就不做,然后就选择性忽略了,你现在选择性忽略它。
在这个浮躁、人人都想走捷径和看着他人高升赚到钱,自己个人还没起色时,你一定要沉得住气,学会守住自己的内心,并且从自己身上先找原因,看问题出在哪里,刻意行动去改变它,直到在渐入佳境。
2.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特别是在知识提升和与能人面对面交流上
知识来源是两种,1种是书本上有记载的,并且你通过阅读后能增加你的眼界、对事物的想法和见解有变化的,这些不一定是名家作品,但它能带给你另一种阅历的提升,使你原有的认知发生变化;另一种则来源于实践——在工作和生活中得来,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技巧,需要人全心投入进去,亲身体会才能深刻理解(我说给你听这些心得,你可能觉得听听就算了,但当你真实面对差不多的情况时,你会发现这非常得有见解和深刻),这也是为什么让年轻人和想提升能力的下属多碰壁,少讲道理。
而我之所说要舍得两个字,因为你要把你自己的能力、知识当成是一“产品”,但你能为公司/他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怎样增加自己阅历的厚度?所以要有选择性地报一些专业课,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对这方面的认知和技巧的掌握,与能力比你强的人面对面沟通和请教,总会让你有所获,这其实对你的要求也高:你思考的深度怎样?你提出的问题完整且清晰吗?是否让高人感受到你的思考力和愿意回答你?
3.贵在坚持,事成于行动,但并不是重复的机械作业,要带有一点点变得更好的想法去做事;
很多职场人习惯了两点:
1.不在自己职位范围里面的、不是领导所考核和要求的,能不做就不做;
2.对自己没有好处的、收入不能增加的事,自己做起来还费事费力的,也不做;
这样做对你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为什么?
人都会在上手某技能以后,就会进入舒适区,并且每个岗位都会遇到一个瓶颈——再怎样做,你的薪水和能力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就让人失去了持续前进的动力——我干多干少也是这个收入,我要不要少干一些,划划水,自然就能赚到了。
在某一个时间你确实是赚到了,但对你的职场竞争力也是一种伤害,并且会让你不追求上进,对新鲜的事物不保持好奇心,从而引发你的工作产出价值下降,最终你的上司/老板也不是看不到,会把你给替换掉,那么你的收入不是不涨的问题了,而是会下降,甚至你会重新怀疑自己的能力——你真的一无是处吗?
所以,你将你的目标定下来以后,你要有底线地进步——这次的进步终点,是下一次进步的起点,必须要把你之前的战果先稳固下来,然后再继续取进步,为了让你对整个工作和思维的认知更全面,你必须是多方面去探讨可能性,包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工作内容,收获各种技巧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加以运用,使得工作更有成效,包括你亲身去体会其它工作,加深你对整个价值交付链条的理解,然后反思,怎样在各环节上做配合:A做好什么工作,传递给B的时能提升B的工作产出效率,并能降低沟通成本,当其再流转到C环节时,能够拿来即用,节省更多的时间,从而让整个商业模式交付更自动化和高效。这时你会寻找能固化的方式或工具:IT系统、条码枪或机器人等设备,或者自建app商城,让其摆脱对人手的依赖性,变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4.当目标分给了你后,人们只知道你是完成目标还是未完成,从来不会关心你是怎样完成的。
上司和你谈结果是否完成,你跟上司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导致你未能如期完成目标,并且还说自己都很努力了,拼尽全力用上各种办法,但这并没有多大用——人们从来不会关心你怎样完成的,只关心你是否有说到做到,若你在做不到的时候,就不应该答应下来,或者说是向上司请求给资源,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你,申请新设备到位、一线人手和激励方案来给你去做,甚至让上司来支持你,作为资源给你介绍人脉,请厉害的大牛来帮你摆平,总之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交出所承诺的目标(也不会管你是加班与否,但你看到的人前达成目标后的风光一面,没看到人后努力加班赶进度的另一面,这是真的)。
当你完成这个目标后,上司就会去评估你完成的方法,是否合理:若用低成本或合理成本去完成这目标,自然认为你是个将才,将来能继续聘用;若实现的方法都比较大手笔才能实现,虽然结果交出来了,但是不太会“当家作主”,管理能力有待考究,不能大用,可能要在他上面安置一位领导来把控运营费用。
所以对管理者的考量是多维度的,首先结果完成是第一位,其次是完成的方式是否合理还是大手脚;再次就是能否为公司带来人才储备的积累和真正地为公司利益而考虑。
5.请要好好对待并响应向你请求业务支援的隔壁部门主管;
随着公司商业价值链交付的复杂性,我们把给客户创造的价值细分成多项工作内容,并由不同的部门做其专业化的事,这是为什么要分工的原因,而对各部门的考核也是分目标和区分对待的,意味着别人需要完成他的工作目标,可能会需要你对他的支持和帮助,这时候你要做的并不是对隔壁部门主管向你提出的业务支援请求不理不睬,而是在听取他的诉求后做评估:这事怎样支持,对大家都是双赢的?而支持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客户体验/价值变得更好,然后你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去扶助,就算你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而要去支持他,你也可以先考虑选择试一试——在执行配合中,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他的意图和用意,丰富你的感知,并双方互相给出真实反馈,能高效地产出合作。
很多人觉得自己部门做事做多了,人员又少,工资没涨,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其实我们要反向思考:当你的部门被越来越多的同事需要、权重更大的时候,是不是你离核心部门最近的时候?意味着人员的壮大、薪水的提升和人才的大量涌入、做事的机会更多,那不是慢慢变好了么?做啥很多时候都是先做,等真起来后,部门壮大的速度就非常快了,与此同时你也会在这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其它部门的主管会在老板或其它人面前对你的行为表示欣赏,不惜赞美你的表现,可以获得更多业务总监/老板给机会去承担更大的项目。
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的变化,而低估了2-3年的持续行动努力,就算你这半年的努力并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目标,那又怎样?你能否持续做个3年的努力行动?在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候,你还在默默无闻地钻研专业知识和自动加时加点赶工作进度并保证质量?你有制定你3年后的目标是什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