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转发给我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温暖消逝,心理学博士陪母亲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凤香和她母亲的故事。我认真地把这篇文章看了两遍,感觉像是看自己和母亲。
2016年2月25日,母亲中风,左侧肢体偏瘫,但神志一直很清醒。她一生要强,无法接受自己吃喝拉撒全部要人伺候的现状。在发病的最初几个月,脾气很暴躁,总是说不想活了。急性期过了之后,开始做康复治疗,她也不太愿意配合。我发现,她找不到一个可以支撑她活下去并积极投入治疗的生命意义。
父亲早已去世,她最挂念的孙女和外孙也都长大去国外读书了,没有了任何需要她亲自去做的事情。
母亲退休前是厂职工大学的老师,虽然备课需要她每天看书,但她看的都是教材,除此之外的书,她也没多大兴趣去看。身体好的时候,她还经常去老年大学上声乐课,和一些同龄人一起唱唱歌,一旦病下来,所有这些活动都没了。没有兴趣看书、看电视、听音乐,躺在床上的日子就变得枯燥又无聊了。我去看她,她也只是问问:你好吗?孩子好吗?之后也就不太想说什么了。保姆的朋友过来聊天,她也嫌烦,让人家走开。
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总是说不想吃,饭喂进去了,她也不好好咀嚼,经常裹了一嘴的食物,我只好用手再一点点抠出来。医生威胁她说,不好好吃饭就要打鼻饲了,会很难受的。她一脸无所谓地说:那就打鼻饲吧,反正我不想自己吃了。医生和我们商量,她这样下去营养肯定会跟不上,实在不肯吃就只能打鼻饲了。
打了鼻饲之后,我们常常到了饭点问她饿不饿,她会说:不要问我,你们想打就自己打吧。
每次看到她这样,我都很难过,但又无能为力。当一个人走到生命最后的阶段时,视野会变得越来越窄,很多东西他都不会再去关心和在意,于是他越发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
王凤香老师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对于他们,也许单纯的陪伴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