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名,并不像西方的仅仅是一个符号,仅仅能帮助人准确定位。比如纽约的第一大道,第二大道,第三大道。
中国的地名是有深厚的人文传承的,他的书写马虎不得。比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间的《琵琶行》,中间有这么两句“家在下马陵下住,名属教坊第一部”西安的下马陵,是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重,朝廷规定,大臣们来的董仲舒目前必须下马步行表示敬重。所以有了这个地名,但是遗憾的是课本上竟然写成蛤蟆,这就属于一个错误。因为关中地区方言上下的下,它的发音是做蛤蟆的蛤。虽然无伤大雅,但是这个地名的皮囊下的文化就已经被抽空了。原本体现尊师重教的道义的地名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
再比如,在临潼县有一个很重要的地名叫,零口,是零河注入渭河的地方。这个“零”字的书写就是错误的。这条小河从秦岭山向北,途径渭南的灵应乡因此而得名,这个零应该是灵魂的灵,它显示的是在灵应乡的灵应寺非常灵验的意思。
还有从渭城西南神龙塬西侧向西南行走,有汗马马肿马轭三个地名,这是当年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兵围追,骑马逃难途中,他的坐骑累的流汗,伤口发炎肿胀,最好马死去,只留给他一下马的轭。
而今血成汉马,韩马,都是错的。
孔老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去纠正错误写法实际上是历史钩沉,是历史记忆的恢复。对于提升我们民族的自信大有益处。
希望有志于此,有学术水平的人们在这里多多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