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在国内流行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我平常也见过很多自称实践敏捷的人和团队。但毋庸置疑得失,敏捷的实践一直良莠不齐。因为,精通敏捷之“术”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敏捷之“道”,而且,如果没有敏捷思维的加持,敏捷实践的效果也可能会不尽人意。
看到我讲术与道,你一定觉得,我要么是在讲玄学,要么是在讲宗教。不过,我作为一位敏捷实践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采用敏捷的这些年里总结出来的干货和方法,所以,希望你能继续往下看~
敏捷之术与敏捷之道
实践敏捷之术的人(让我们暂称他们为“术士”)会遵循特定的敏捷框架、做法和工具。他们常常以为有了迭代、每日站会、用户故事,就已经敏捷了。可这离真正的敏捷还差十万八千里。别忘了《敏捷宣言》里的第一个价值观就是“个人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低水平的敏捷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而精于敏捷之道的人(让我们暂称他们为“道士”),会聚焦在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这些方面。这些听起来很虚,但它们是“敏捷”的真正精髓:
1、透明度
2、视觉化
3、共同理解和愿景
4、适应性
5、改进性
6、由价值驱动的开发行为
换言之,术士考虑的问题是:要实行敏捷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的短板是对框架、方法、工具和技巧的过度依赖。
而道士会问:我为什么要变敏捷?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反映了这类人更关心要做什么、怎么思考才能成功变得敏捷。
敏捷成熟度金字塔
那么,术士与道士的差距在哪里呢?《敏捷宣言》的作者之一 Alistair Cockburn 借用剑道里“守破离”的概念,提出了敏捷的三大境界:
“守”就是术士的境界,也就是遵守规则;“破”是过渡的境界,也就是打破规则;而“离”是道士的境界,也就是创造规则。
我在不同团队和行业担任过敏捷教练和产品经理。关于敏捷,我的脑中一直存在这两个问题:
我们怎么从术士修炼成道士?
我们怎么才能衡量那些更敏捷的团队和个人?
我在工作中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敏捷成熟度金字塔”的方法。这个金字塔有两个维度:
纵轴:敏捷境界。体现了团队和个人从术士到道士的境界成长。
横轴:敏捷程度。衡量团队和个人在每个境界上的敏捷程度,找到差距。
【即能学习】公众号每个敏捷境界的程度
敏捷道士与术士的思考和做事方法都完全不同。我们可以把敏捷的三大境界细分到六个层次,来区别这两种人:
【即能学习】公众号在工作中我发现:如果遵循敏捷的核心价值和原则,才会自然而然形成敏捷的最佳流程。你可以一夜之间成为敏捷术士,但“得道”是一场修炼之旅。
因为得道不只需要思维方式的变化,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忘记那些敏捷的所谓“标准做法”,才能跳出条条框框,真正务实地敏捷起来。
实践心得
如果采用敏捷的某个框架而不顾它背后的理念,这样的敏捷反而会束缚一个人、团队甚至公司,最终帮倒忙。只有成为了敏捷道士,敏捷的强大潜力才会显现出来。
文章来源:
https://blogs.dxc.technology/2018/05/06/the-agile-maturity-pyramid-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doing-agile-and-being-agile/
作者:Mazdak Abtin
想要了解更多领导力、时间管理、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等技能干货方法,可以关注:
「即能」小程序
一个专注于提供职场技能干货方法的小程序。5 mins 的卡片互动式学习,帮你在碎片时间快速掌握一个职场技能!
「即能学习」公众号:
一张图 | 帮你快速掌握支撑必备知识、技能、小贴士;
干货文 | 职场老司机精挑细选深度好文,用各种职场干货信息喂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