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2 关于鲁国一共有“几军”的争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2 关于鲁国一共有“几军”的争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02:4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既然上文中得出结论:鲁国的“军行”在春秋时期始终缺乏根本性的变化。那么鲁国的军制下一共有几军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唯一一次得到记载的变化: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春秋.襄公十一年)

    这是在晋楚争夺郑国的拉锯战最为紧张的一年(前562)中,鲁国不堪重负,将两军分为三军,以便轮换作战。不过二十五年后(前537)由于军事压力缓和又主动取消: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春秋.昭公五年)

    所以除了这二十五年之外,鲁国在春秋时期的军制应该就是右、左两军制。

    当然这个提法也存在一些争议,这个争议的来源依然是来自公子奚斯所作的诗: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诗经.鲁颂. 閟宫)

    以及另一条关于军制的资料:

    ……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就是说齐国三军跟《诗经. 閟宫》中所描绘的鲁国军力一样,总共也是三万人。另外:

    ……凡制军,万有二千……《周礼·夏官·序官》

    即周代标准的一军规模在一万二千人,等等。

    以上几条信息揉合在一起似乎行成了一个观念:即鲁僖公与齐桓公时候的军力相近,都在三万人左右,且根据周礼的军制,一军大致就是一万多人,三万人当然大概就是三军了,所以有好多人据此就认为春秋初期的鲁国也和齐国一样拥有三军。

    我们必须说,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一国所拥有的“军数”并非与动员能力完全匹配,而是基于这个邦国所必须承担的军事责任,以及诸卿大夫之间的利益格局。还是回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左传.昭公八年)

    就是说从僖公年间的“公车千乘”,到昭公年间的“革车千乘”(前537),鲁国不论是采用三军制,还是两军制,其总兵力始终维持在千乘水平没有变化,所以军制跟动员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按照理想化的军制,不同规模的国家之间确实存在军数的差异: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周礼·夏官·司马》:

    这里所谓大国、次国、小国的区分并不单纯是基于人口规模和疆域范围,而是要和承担的邦际义务相结合。或者说,即便是大国,人口超过小国的十倍,也不过三军,通常情况下不应以天子的规格征召六军(当然春秋时候晋国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作六军确实有军事负担重等考虑),更不能按照人口比例征召十军。也即如果要搞清楚鲁国在大部分时间内的军制,一方面必须参考其他邦国在不同环境下拥有的军制,另一方面需要搞清楚鲁国自身的切实需求。

    在此问题上我们可以首先参考更为典型的晋、郑等国为例。

相关文章

  • 【讲故事读成语】一鼓作气

    20220531流年如歌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

  • 经典故事03

    经典故事03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

  • 读左传,读儒家的初心【2】鲁隐公的“隐”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因此,《春秋》记载的历史,都是用鲁国的纪年——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计十二代君主,历经二百四十...

  • 《春秋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

  • 读《春秋第一刺客——专诸》的一些见解

    今天读《史记》中的篇章《春秋第一刺客——专诸》,得知专诸是春秋晚期吴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刺客之一。关于他刺杀...

  • 述而篇第十八:孔子何时说“普通话”?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长于鲁,从小到大,都在鲁国,耳濡...

  • 闲话《史记》:鲁庄公对哀姜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鲁庄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本文主人公之一。 哀姜:齐国(应该是地位相当的高层)女子,鲁庄公...

  • 清高是一种奢侈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短文,讲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子贡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国人凡有去国外旅行者,见到鲁...

  • 比齐国灭亡的早,鲁国的“鲁”字为何能成为山东简称

    “鲁”最早见于甲骨文,从鱼,从口,意识是:鱼味美。 其实,作为山东行省的简称,“鲁”是来自春秋时期的鲁国。 鲁国在...

  • 鲁国的来历

    春秋分封——“鲁国” 为什么取名“鲁”呢? 鲁,是周王室给的“封号”。 鲁:鱼曰。 曰:不是“日”,日是“太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2 关于鲁国一共有“几军”的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c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