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札记〔三〕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07:29 被阅读67次
见血封喉•雁韧摄•知青生活札记〔三〕

06    见血封喉

调丰知青场蚂蟥塘畔的山岗上,有一株参天蔽日,在附近一带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千年古树,当地农友说,那是见血封喉。

作者回城工作后,得益于一部朋友送的《辞海》,经过查对,原来这种树的学名叫箭毒树,亦称箭毒木,大药树,见血封喉,民间谓之甘芦树。桑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以上,8层楼高哎!该树各部都有白浆,有剧毒,狩猎时代,猎手将其浆与多种毒药掺合,涂于箭头。中箭猎物,自然难逃一劫。

2016年春节过后,为筹备知青聚会,作者负责撰文,参与制作《青春情怀》,曾与知青朋友先行重返知青场,实地拍摄了那棵箭毒树。那时刚开春,被严冬掠落的树叶,满地都是,那树只有稀疏的叶子,显得过于光秃,挺难看的。

聚会过后不久,作者往奥运跳水冠军何冲的故乡西湾村访友,拍得箭毒树,作为此文的配图。翌年正月,友人驱车陪我游城月一带乡村,亦曾见过多棵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毒箭树。站在树旁,作者得题为《见血封喉》五言近体诗一首,以记其事:

民称甘芦树,见血能封喉。梢指苍穹远,根盘地数亩。风雨无所惧,酷阳奈我何。默然沐雨露,千年仍屹立。

我常常想,沧海桑田,时光轮转,那树该有多少次沐浴春风,又将那剪剪的春风化为优美的乐声?

我的见血封喉哎,你可曾用那无数的青枝绿叶,弹奏那夏日飒爽或温热的风?

或许,随着冬日的狂风怒号,你也曾发出钢琴般急骤的强音吧?

岁月悠长,许多个夜晚,那老树在满天星斗之下,伸枝展叶,诸根扎进,也会与大地夜话,喁喁私语,咏以天籁之音,私订终身,百年好合,千年不离不弃?日出日落,月升月降,可有那诸种动物,在悄悄的偷听?

而此刻,当我和知青朋友故地重游,凝视着它那巨大的树杆时,却蓦然回首,想起当年我们知青去蚂蟥塘耕作的种种情景。

我们犁田深耕,撒粪施肥,起垅播种,或面朝水田背朝天,插秧,耘禾除草,收割水稻,整天低头弯腰,双脚移动,累得腰酸腿疼,疲惫不堪。

我们捱到喉干舌燥,饿到肚饥额皱,眼巴巴盼到晌午时分,炊事员才将午饭,开水挑来。那些挑水挑饭的女知青也辛苦,挑着一大担粥饭或开水,在滚烫的红土路上,走上七八里地哪。

于是,我们连腿脚的泥巴都没洗,便一窝蜂似的拥到树下。坐在地上吃罢午饭,顺势一躺,就地歇息。

老树予我们一片荫凉,消除暑气与疲劳,那真是人生难得的一种享受。可惜,那只不过是短暂的片刻时光,我们又得下田干活了。

田头一棵树,予人以荫凉。再没有比一株满树绿叶、美丽、粗壮、魁梧而又一身老人斑似的老树更善解人意,更神圣,更乐意帮助我们消除劳累,堪称楷模的慈祥老者了。

世界无处不喧嚣,而它却沉默无语。它默默地将根系伸展,深深地扎进无垠的土壤中,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去追求独一无二。

它在茂盛的岁月,经受着无数的打击,在那山岗上不断遭逢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寒露霜冻的轮番凌弱中,却长出坚不可摧,粗壮魁梧的树杆,撑开一把硕大的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屏蔽暴日酷阳,让疲惫的我们傍它而眠,分享其荫凉。

哦,我们的甘芦树,我们的见血封喉!你忠实地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种种艰难困苦,经受过的挫折与磨难,抑郁与痛苦,以及那咬紧牙关,熬过来了的日子。

而此刻,我们似乎还可依稀听到你那温和、充满爱意,宛如人性温暖的勉励之音:

年轻人,遇事平静,平静一点!你们瞧一瞧我,看看我是如何面对逆境的。尽管环境挺艰难,生活不容易,你们却无须畏惧,无须自馁与懦怯,更无须退缩。

只要你们的内心足够坚强,一切都会挺过去。希望你们怀着愉快的希望,在这人生之路上健步前行,你们美好的愿景必将实现。走吧,年轻人,你们就继续勇敢地往前走!

城月乡村的甘芦树•雁韧摄•知青生活札记〔三〕

相关文章

  • 知青生活札记〔三〕

    06 见血封喉 调丰知青场蚂蟥塘畔的山岗上,有一株参天蔽日,在附近一带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千年古树,当地农友说,那...

  • 知青生活札记(组诗)

    下乡第一天 会计挑着一担小麦交给了粮站然后从公社把我带到队上交给了生产队长我就成为了一名下乡知青仿佛我是用小麦换来...

  • 知青生活札记〔二〕

    04 那棵古榕 银溪上,调丰桥南那棵古榕,确是有些年轮了。气根髯髯,直垂地下,落地生根,逐渐形成榕树的家族,宛如...

  • 知青生活札记 〔一〕

    闲来无事,我将当年在调丰知青场的生活札记,整理了一下,择些发简书,愿与现代幸福的青年共享。 ——...

  • 街坊情怀/石桥铺的故事92/知青生活回忆1/申维希

    新三届知青生活回忆(一) 文/申维希 我们这批新三届的知青,比远离重庆到“通南巴”“云开万”落户的老三届知青要幸运...

  • [云南支教札记]目录

    云南支教札记(一)【启程】 云南支教札记(二)【印象】 云南支教札记(三)【霓裳】 云南支教札记(四)【秘境】 云...

  • 《知青——我的芳华》目录

    知青——我的芳华(一) 知青——我的芳华(二) 知青——我的芳华(三) 知青——我的芳华(四)

  • 【七言律诗】生活札记三题

    生活札记三题 干章焕 致斗士老崔 实话几人能实说,泱泱大...

  • 我在民富大队搞外调

    一九六九年春,我结束了在石首一中的学生生活,回到黄金公社民富大队三队当回乡知青了。所谓“知青”,就...

  • 知青三

    夜深了,知青们各自回到宿舍,躺在湿气瘟热的土炕上,翻来倒去的睡不着。 “小惠,我肚子胀的要命噢,” “英子,可能是...

网友评论

  • 马范桥人:难忘知青岁月,不管是多么苦涩,那也是我们的芳华。
  • 孤瞳:知青题材的文章看过不少,您写的既真实又生动有趣
    雁韧:@孤瞳 您所言极是。我也是遵循这一原则一路走过来的。只是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只好坚持自修,耐心练笔。文中有不妥之处,万望给予批评指正。我没有别的特长,耐心和虚心还是有的。祝您快乐!
    孤瞳:@雁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写作都有益处,生活经历的丰富能酝酿出优秀的文章
    雁韧:@孤瞳 谢谢您!有您的鼓励,我就有勇气多写一点。祝好!
  • 4c9224600b5c:把描述一棵古树的苍桑,与艰苦的知青生活联系起来,展示了当年知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种创新写法既独特又新颖。字里行间也表现了你对既往的眷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作品精雕细琢,款款而行,摧人奋进。为你点赞!
    雁韧:@谢总胜 感谢你的鼓励。你的评论切实与当时的知青生活和他们的心境贴近。有编辑老师鼓励我多写一点知青题材的文章,我也有意在这方面多花一点功夫。我粗略算了一下,已发18篇。不过,在写法上似乎有“乱弹琴”的现象,时而散文,时而随笔式的生活札记,时而小说,还有诗。从读者反应来看,阅读量多些的还是小说。我会好好考虑这些的。祝你工作顺利,阖家健康快乐!
  • 刘星洪:我也曾是一个下乡知识青年,那段“峥嵘岁月”永远刻在心底,成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了。:blush:
    刘星洪:@雁韧 :pray:
    雁韧:@刘星洪 您好!感谢您的评论和鼓励。祝您健康快乐!

本文标题:知青生活札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ou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