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食客》书评】
900多年前,一位“吃货”的一篇《老饕赋》,道尽了中国烹饪与饮食的精妙。
“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而作此赋的地点,却是在当年“非人所居”的烟瘴之地:海南。
想必你也猜到,这位“吃货”就是苏东坡,确实, 到了海南儋州,苏东坡先是在公房居住,公房漏雨,一晚上搬了三次,后来连公房也不让住了,苏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在此环境之中,有何条件取“项上之一脔”,“霜前之两螯”?但他却写出了这篇《老饕赋》!
所以,我相信,“吃货”们的乐观,都是源于对生命的热忱和对生活的热爱;文字,就是他们对美食感情的最好传达方式!
前有“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杜工部,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东坡,后有专著《食蟹》的张岱,写下《随园诗话》的袁枚……
这一篇篇承载着美食记忆的文字,就是源于他们豁达通透的态度。
01.缘起一场误会
美食或许只能作一餐之乐,但一旦佐以文字,却能历久弥新,永久流传。
所以,当我拾起这本《炊烟食客》的时候,就有种莫名的悸动。
先老实承认下对这本书的误解,就是作者,当初入手此书因为作者的名字:黄磊,没错,我以为的那个黄磊就是你脑海中的那个演员黄磊。
因为二者有一个共通点:美食。想起他对烹饪的爱好,还有在综艺节目露的那几手,更是心向往之,果断入手!
之后再看简介,原来此黄磊并非彼黄磊!切实是一场误会,不过那又如何?因缘就此种下,和一本书之间的缘分来源于一次误会,岂不妙哉!
不是明星的黄磊更有一股属于平凡人的烟火气,炊烟食客,说实话,明星黄磊能切切实实接触真正的“炊烟”还真不多哩!
就如这本书的封面所写:一屋二人,三餐四季,这是家的记忆,也是食物温暖的味道。
有时候最平凡的味道,恰恰能品尝出最温暖的情感。
再翻翻这本书的目录,更是亲近。
八宝菜、毛豆腐、梅干菜、豆腐干、臭鳜鱼、腌笃鲜、东坡肉……这份菜单作为江南人的我,怎能不熟悉?!
02.当美食与文字相遇
文字的高手,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即使是一次平凡也能深深嵌入你的内心,从你内心最深处掏出你最想要的味道!
就如书中的美食,几道平凡食材却能被作者勾出馋虫。
作者不单单是对食物的简单描述,还有把食物佐以文学,品出的滋味,便觉非凡品。
香菱,江南水乡最为普遍的食材,但如果遇上《红楼梦》命途多舛的香菱,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原本她叫甄英莲,是莲,是“水中翘楚”,是“其他植物仰望的公主”,可一旦被拐,就成为了无根之人,漂浮在水中,任风雨蹂躏。
再低头看看手中的菱,那种悲凄的美丽又是食物本身品尝不到的。
再看烹饪,你可以用文字给予它不同凡响的场域。
便如苏东坡的《老饕赋》:“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用心的烹饪,恰如庖丁、易牙临厨,能吃出意境,品出高度。
譬如作者对桂花藕的烹调过程的描述:如同老君炼丹,此刻不能揭开锅盖,细细听锅里的声音,内里如絮语,那是水火对藕的谆谆教导……
能请来炼丹老君的桂花藕,味道岂能是凡品?
可这些恰恰就是凡品!
这些凡品沉淀在岁月里,流淌在回忆中,再经过语言的洗炼,奉于读者享用,精神上的饕餮,就此上得桌台。
很容易把这本书和汪曾祺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联系起来,写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却能让人品出食物所没有的美感。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独特又神奇,置身其外,又身临其境!中间,仅一本书而已……
03.食物,是记忆的锚
如果你成长于江南农村,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的文笔,而是缘于文字中能流出我们共通的记忆。
成年后,每次和儿时的味道偶遇,总能打开记忆的阀门,或是儿时的零食,或是妈妈的味道,甚至是落魄时吞咽的感觉……
就如菱角,当年和小伙伴赤身下池塘采菱,嫩菱到手,迫不及待入口,那股鲜味似乎还在嘴里回荡。
又如甜芦稷,在缺少零食的年代,甜芦稷充当着那时的口粮,偷偷下地采一根,虽没有甘蔗一样多汁,但这种甜,独特,新奇。
还有儿时妈妈做的菜,就和作者母亲给他做的鸡头米、桂花藕、八宝菜一样,独属于我的菜肴,一道一道从我眼前经过,铺满了整个童年……
阅读中,每一种都能让我回忆不断。捧书阅读,穿越过往,掩书而叹,原来这些就是那一个个的锚,栓着过去,牵着回忆……
每个人读这本书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滋味,因为每个人的回忆都不会重合。
那是家的记忆,这份记忆永远不会忘却……
就像鲁迅在他的《朝花夕拾》中说的那般:“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炊烟袅袅,食客滔滔,我们在炊烟里望见自己,在岁月中和过去相遇。作者这本书哪是在介绍美食呀,分明在呼唤我们的曾经啊!
04.美食、时间与爱情
美食与时间,就像爱情与时间,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就是在对的时间,吃上对的食。
就如黄磊在介绍惊春雷一样,“将极咸的汤汁浇在锅巴上”之后,趁着锅巴还没完全化的时候吃,才有滋味。这属于“一见钟情”的结合,两厢情愿,最是美好。
再如作者与南京特产“桂花鸭”的邂逅,初遇之时,因父亲买的速食“桂花鸭”的味道而厌恶,到了南京之后,见到“桂花鸭”即退避三舍,多年后的某日品到正宗的“桂花鸭”后,才知道原来和这位“姑娘”已多次擦肩,幸好未真正错过!
还如他笔下的“水蜡烛”,当作者在大学寝室内品尝到同学母亲做的蒲菜水饺,顿时惊为天人,“唇齿之间,顿时上演了一场《牡丹亭》的’还魂’,混着昆曲的调子,把魂儿都惹飞了出去”。何曾想到,原来让他惊艳的蒲菜竟然是他幼年用来照明玩的“水蜡烛”!
此时,就如曾经的“蜡黄、发育不全的田野黄毛丫头”,在几年之后竟然出落成“一个脚步轻盈,缓缓走过楼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花魁!”这等境遇,恰只有小说、电视剧方能演绎啊!
其实,美食和时间,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互赋予的,比如酒、腊肉和发酵后的美食,他们是带着时间沉淀的味道,都是时间赋予的。而有些东西并不是不好,只是未在你对的时间,或者时间对的机缘遇见,相互排斥,就有了伤感。
05.写在最后
有什么方法最能留住记忆?应该是文字;又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味道留存?应该也是文字。
文字,独属于每个人的空间,却又可以穿梭历史、地域,到达所有人心里。
美食,最平凡却也最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质,撩动生活最底层的那抹平静。
当美食遇上文字时,碰撞出的反应,又岂止是味道?还有回忆、奇迹与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