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乔峰
乔峰一直到三十多岁,才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好不容易见到了亲生父亲,却发现自己那无辜的养父养母竟然是被亲爹杀死的。
他在养父母坟前立的誓“儿子定要拿到凶手,到二老坟前剜心活祭”,是注定无法兑现的了。
更让乔峰难受的,恐怕是萧远山早就知道儿子的下落,30年来却一直自顾自盗经,不将儿子接回抚养。但毕竟是亲爹,不能计较太多,乔峰只能将事实含泪吞下。命再怎么苦,自己好歹还剩下个爹,以后父子同行,不至于孤苦无援。
可就这么一退再退的愿望,也没能达成——萧远山在坑完儿子之后,竟然跟大仇人慕容博成了师兄弟,亲善友好,留下乔峰在一旁一脸懵逼。
2. 虚竹
虚竹从小就是个孤儿,一心向佛,倒也不怎么渴望寻常的家庭亲情。但在一天内,就被揭破自己原来是个私生子,还是和尚勾引贫女产下的孽子!
虚竹对于自己的身世隐私,是当着数千英豪的面知晓的。父亲是犯淫戒的和尚,母亲是一天弄死一个婴儿的恶女,实在没什么光彩的。
更惨的是,刚认了父母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双双自尽而亡。这一天,肯定是虚竹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天了。
3. 段誉
段誉素知自己的父亲风流好色,到处留情,但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震撼到他的,是发现自己原来是母亲出轨的产物,生父竟然是那个臭名昭著、一副怪相的段延庆。
读者们把自己代入到那个情境中,大概都能体会到什么是“想死的心情”。
4. 杨康
国族认同的危机,乔峰也经历过。他痛恨自己“契丹贱种”的身份,但当他在边境看到宋兵也在“打草谷”,劫掠虐杀契丹平民时,就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血统——契丹人也是人,边境的种种惨事,都是统治者的贪欲造成的。
所以说乔峰是有大智慧的,一眼就看穿了真相。这个真相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民族矛盾的本质是阶级矛盾”。
但杨康可没这样的智慧。他为人机智,小聪明倒是很多。宋金矛盾,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如何站队对自己更有利的问题。在这样的盘算下,杨康即使得知自己生父是宋人,依然选择当他的金国小王子。
5. 爱新觉罗·弘历
金庸把关于乾隆身世的民间传说给搬进了小说里,真的把乾隆的生父设定成了海宁的陈阁老。
天家骨肉,自古就难保全。为了皇位,父子兄弟相残,是常有的事情。李世民杀死哥哥李建成,逼父亲李渊退位,后来还成了千古明君。
在皇位面前,骨肉亲情算什么。然而于万亭和陈家洛都没有认识到这点。他们幻想利用陈家洛和乾隆是亲兄弟的这层关系,鼓动乾隆将大清的江山改成汉人江山。这是何等荒谬的想法。
乾隆当大清的皇帝当得好好的,凭什么要冒巨大的风险,去改做汉人王朝的皇帝?收益没有增加,却要凭空冒险,谁会这么傻。
于万亭和陈家洛真应该好好地混混生意场,先把交易的最基本原理搞清楚再说。
顺带说下石破天。我们读者是有上帝视角的,所以可以确定石破天就是石清闵柔的儿子。但从石破天的角度来看,梅芳姑一死,自己的身世之谜是永远不可能水落石出的。毕竟,那时候没有亲子鉴定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