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 草虫玲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0:56 被阅读0次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一年当中最隆重的就是这四个节日了。

    清明节是在冰雪消融,美丽的春天里,又因以祭祀为主,而倍感与众不同,有的地方甚至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

    清明节是24节气的一种,最初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仲春和暮春之间,冬至后105天就是清明节。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万物复苏,春耕春种,“清明时节,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节祭祖的风俗起源于周朝,距今大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本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后来很多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开始过清明节。

    现在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清明节,都是以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为主。清明节已成为一年中重要的节日之一。

    1935年中华民国将每年的4月5日定为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国务院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四大传统民族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清明祭祖也与这个寒食节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遭人暗算,流亡途中,饥寒交迫,有次饿得晕了过去,随从臣子介子推从大腿处割肉在路边烤熟了给他吃,重耳吃了后才知道是吃下去的是介子推的肉,感动的涕泪满面。

    十九年后,重耳坐上了皇位,就是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大力奖赏跟随他流亡多年的功臣,却唯独忘记了曾割肉给他吃的介子推。

    等重耳想起来时,介子推已和老母亲隐姓埋名去了偏僻的绵山。于是重耳带着手下寻到了绵山脚下。

    面对茫茫无际的大山,树茂路险,大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他们母子藏身的地方。后在一大臣建议下,放火烧山,只留一个出口等待介子推母子出来。

    然而直到火熄,也没有见到介子推母子出来。后来众人在山上的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了已被烧焦的母子俩的遗体。

    重耳见状,痛哭不已。装殓时发现树洞里还有一血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悔恨交加,在他执政期间把这血书带在身边,时时鞭策自己,励精图治,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为纪念不慕权贵的介子推,晋文公便把绵山改为“介山”,把介子推母子埋在介山的老柳树下,修建祠堂。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动烟火,只能吃凉食。

    后来各地的人们根据时令发明了很多这一天吃的养生冷食,如青团,清明果,清明粑粑等。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素服徒步来到绵山祭祀,走到坟前,发现那棵老柳树竟然柳丝轻拂,起死回生。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到了介子推,敬重地走到树下,珍爱地折柳编条盘在头上,随后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昭告天下,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如今,有的地方清明节还保有头戴柳圈,房前屋后挂柳条的风俗。

    事实上清明节和寒食节在唐代就已经合二为一了,“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清明的前10天和后10天都是可以算作清明节的。

    恰好在春天,人们祭祀之余也被春暖花开所吸引,所以后来清明节也成了家族团聚,踏青赏花的节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g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