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当读了相关书籍之后,我才知道,这种观点的背后是ABC合理情绪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情绪来源于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让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所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信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以生活中常见的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为例,在辅导作业过程中,家长会因为孩子磨蹭或者做作业时犯错而出现情绪波动,用ABC理论来解释,家长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为:“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分析这个理念:“关心他人,富有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过渡帮助,从而对孩子完成作业造成了一种干扰。所以,作为家长要摆正自己作为辅助者的角色,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孩子不需要时,隐藏。至于时间管理的事情,可以在作业之前跟孩子进行指导和建议,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