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哪有什么三观相合的婚姻,无非是你在闹,我在笑,你在争,我在让,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结伴而行,风雨同舟。如果事事非得争个你对我错,即便赢了,也伤了感情。
两个人走到一起是缘分,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生活环境不同,三观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那怎么办,既然结婚了,就得好好过日子,即便离婚,也不能解决问题,只能算逃避问题,避开矛盾,对家人,尤其是对孩子伤害最大。所以,得好好经营婚姻,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彼此理解,用爱和包容,好好生活。
就像《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两个人差距那么大,一个农民,一个资产阶级小姐,一个文盲,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大老粗,一个娇小姐,可也恩恩爱爱了一辈子,当然,生活中也少不了,鸡飞狗跳,吵吵闹闹。可因为爱,因为理解,因为包容,所以,才能白头到老。
可以说,他们三观不合,但,他们却幸福的过一辈子。他们幸福我们也可以复制。对爱人,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支持,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注,家,不是战场,是累了就可以休息的港湾。如果处处是指责,是批评,是怨声载道,不再温暖,冷冷清清,家还有意义吗?亲人们还愿意回家吗?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人和和美美,才有力量,抵御风风雨雨。吵架错不在一个人,一个巴掌拍不响。
听妈妈说,村里一位在外打工的技术男,向婶婶抱怨,和媳妇总吵架。婶婶说,那你多让着她,我就这样一直让着你爸的。听完后不免哈哈大笑。妈妈说,婶婶和那个叔叔吵架,婶婶总让着他,所以,才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现在,婶婶叔叔老了,享儿子的福了,穿金戴银,衣着时髦。婶婶“让”出了幸福。
可妈妈呢,妈妈因为与爸爸年龄相差大,思想观念不同,总吵架,你不让步,我也不让步,整天生闷气,爸爸早早离开了人世,妈妈很懊悔,再也没个知冷知热,同心同德的老伴了。我也为妈妈难过。
所以,人人都得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对家人,有必要争个高低吗,退一步,海阔天空。家人之间的相处,都得相互轻松自在。
大到买房,买车,择业,小到吃饭,刷牙,洗脸,扫地,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喜好,你偏爱大城市,我中意小城市,你爱车,我喜欢绿色出行,你崇尚安稳,我喜欢挑战,你无肉不欢,我清心寡欲,你挤牙膏从下往上,我随遇而安从头挤……种种不同,你没错,我也对,怎么办,你改正,还是我纠错。只能我接受你的观念,你接受我的观念,相安无事,相濡以沫。
一辈子很长,长的我们要和我们三观不合的人走好久,一辈子也很短,因为爱,因为理解,因为包容,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好好珍惜眼前人,因为来生再也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