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push
69岁无腿老人登上珠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69岁无腿老人登上珠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作者: Nicole林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0:16 被阅读11次

文/林小白

“人生在世,就应该以最大热情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哪怕为此付出生命!”

Alex Honnold这样形容他热爱的事业。

Alex Honnold,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的主人公,很多人看完Alex攀岩的纪录片后,称他为“疯子。

徒手攀岩,顾名思义,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攀登,这种攀登毫不容错,在几百米高的岩壁上,一个失手就意味着死亡。

在攀岩爱好者中,玩徒手攀岩的不过1%,只因为它的死亡系数,在极限运动中能混到头把交椅。

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去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值得以生命为赌注吗?这恐怕只有极限运动者才能理解。

什么是勇气?勇气是在压力之下展现出的优雅。这些极限运动挑战者,与其说在征服自然,不如说在挑战自己。

其实,极限运动从不是外国人的专属,这种在死亡边缘跳舞的勇气也并非只有Alex才有。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个必须被大家记住的名字——夏伯渝

69岁高龄,双腿2次截肢,罹患淋巴癌,腿部血栓,仍旧一次又一次走向珠峰。

海明威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夏伯渝,就是这样的人。

01

“40多年了,不容易啊……我终于上来了我。”

69岁的夏伯渝拿着对讲机,泣不成声。

他的脚下是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他的一双钢制假肢正插在雪里。

知乎上有个问题: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什么感觉?

最高赞答案写到:你会看到一切。因为你面临的是死亡。

攀登珠峰,这是一个普通人体验不到的感觉。一千万人当中,只有七个人体会过这种感觉。

攀登珠峰有多难?看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2007年之前,每10次攀登就会有一次死亡;

已经近300多具尸首深埋在雪山之上;

每个攀登珠峰的人都明白,一有不测,自己的尸首就会长久地留在山上。

这座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山,令无数健康的登山者望而却步,却没能阻挡住残障的夏伯渝。

“我终于上来了,40多年了。”夏伯渝的声音在颤抖。

43年前,他攀登珠峰的时候失去了双腿。

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哪怕他的登山难度比他人更高,哪怕他面临的未知风险比他人更甚。

他为之努力了43年。

“不管碰到任何情况,受到什么坎坷、挫折、打击,我都要为了我的理想勇往直前。”

靠着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43年后,他靠着一双假肢,把珠峰踩在了脚下。

你可能说他是偏执狂。但人一旦有了这样的信念,做什么事情能不成?

02

夏伯渝和珠峰的缘分,在1975年就结下了。

当时,24岁的夏伯渝作为中国国家登山队的队员,第一次挑战珠峰。

而他之所以报名参加国家登山队的招募,仅仅是为了免费体检。

“我想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检查过身体,还是免费体检,就这样报了名。”

夏伯渝是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知道自己被选中去登珠峰,他想的是登完后就不干了,还是回去踢足球。

“想着登山时哪儿都可以受伤,就是脚不能受伤。”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遇到了暴风雪。整支队伍在山上耗了两天三夜,弹尽粮绝,只能下撤。

就在下撤的过程中,一名同行的队友不慎丢失睡袋,夏伯渝没细想就将自己的睡袋给了他。

没有睡袋的夏伯渝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里捱过一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双脚被严重冻伤。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双脚从肉白色变成紫红色,再变成干黑色。他碰碰自己已无知觉的双脚,他很清楚,自己要截肢了。

这次原打算登完就不干的珠峰之行,竟让他永远失去一双小腿,这是夏伯渝始料不及的。

24岁怀揣足球梦的夏伯渝,一夜之间变成了残疾人,你可以想象到他的无望。

“心情非常复杂,对人生失去了信心,觉得下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1975年5月27日,夏伯渝躺在病床上,听到了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的新闻。

他的9名队友书写了历史,自己却只能无力地躺着,夏伯渝第一次感受到了万念俱灰。

那是夏伯渝一生最黯淡的日子。

他不敢想以后,也不愿意去想,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废人了,每天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躺着,没有希望。

医生告诉他,安上假肢后,他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可以再登山。

“我一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啊,还能再登山,就这样,再登珠峰就成了我的一个梦想,一个奋斗的目标。”

03

目标是有了,但抵达目标的路并不好走。

安上假肢后的复健磨合期,比想象中要长得多。

在20世纪70年代,医疗设施水平有限,夏伯渝的第一代假肢就是一个木头板加铁条的合成物。

套上这样的假肢走路,每迈一步就会让他脆弱的腿部残端和假肢相互摩擦、产生伤口、腿部肿胀,甚至鲜血淋漓。

但夏伯渝都扛住了,他反复提醒自己,如果贪图舒适而选择摘下假肢,那么一摘下就穿不回去了。

3年后,夏伯渝终于适应了假肢,再次站了起来,但是这离靠假肢登山,甚至登顶珠峰还有很远的距离。

“假肢没有知觉,踩到哪儿是什么情况,平不平,你完全不知道。只有力量传递到腰上才能让我感觉到。所以,我上山的时候身体都往前倾,用两根登山杖保持平衡。这样一来,我要比一般人多付出三分之一的体能。”

为了让自己的体能跟上攀登珠峰的梦想,夏伯渝开始对自己展开魔鬼训练。

他一年四季洗冷水澡,每天会做一套完整的力量训练,负重深蹲1500次,引体向上100个,俯卧撑360个,仰卧起坐240个。

同时,他每周一三五会去登香山,每周二四六会去行走10公里。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长年的高强度运动,让他的双腿残端流血不止。

1993年,他不得不再次截肢。

病痛在夏伯渝身上并没有就此打住,三年后,夏伯渝罹患淋巴癌,为此他不得不做了多次手术和放疗。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夏伯渝打赢了和癌症对抗的这一战。

“活着一天就拼搏一天。”这是夏伯渝的信仰。

从第一次攀登珠峰意外失去双腿开始,夏伯渝有很多的理由可以放弃,但他却没有,他始终用一种死磕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他坚持每天爬一次香山,并保持着山脚到山顶平均用时45分钟的记录。2014年,夏伯渝觉得自己可以向珠峰靠近了。

04

阔别珠峰39年之后,夏伯渝又来了。

珠峰依旧在那里,但夏伯渝却不再是初见时的青年模样,他已经是一个65岁的“无腿”老人。

这次攀登,夏伯渝艰难地登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大本营,正准备突击顶峰,却突遭雪崩,16名“登山专业户”夏尔巴人遇难。

此次登山被称为尼泊尔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为此,尼泊尔政府取消了当年所有的攀登珠峰计划。

2015年,夏伯渝又来了,结果遇到了尼泊尔百年不遇的大地震。

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其中一支探险队22人无一生还。这使得2015年首次成为无人成功征服珠峰的年份。

2016年,夏伯渝再一次如约而至。这是夏伯渝离登顶最近的一次。

登到了8754米,距离登顶只有94米,忽然刮起了强劲的暴风雪,1米之外什么都看不清。

在快速权衡之后,夏伯渝做出了一个最为艰难的决定——下撤。

当他退到海拔7400米的地方,正巧遇到了其他正在拍视频的登山者。他们把镜头转向夏伯渝,夏伯渝摘下氧气面罩,对着镜头说,

“刚才我们登到8750米,赶上大风,什么也看不见……”

说到这里,他忽然语塞,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了。

说不遗憾是骗人的。94米,只差了94米。夏伯渝备受打击,感觉整个人已完全透支。

“在下撤过程中,我不停地摔倒,感觉越走越远,怎么走都走不到。”

“那一天是真的累垮了,那真是我穿上假肢四十年里经历的最难受的一天。”

更让夏伯渝无法接受的是,这次距离登顶最近的第四次挑战,让他的腿得了血栓。为了夏伯渝的健康着想,医生劝他不要再登山了。

但夏伯渝依旧做着登珠峰的准备。

他去走戈壁、走沙漠、攀岩。上次的攀登让他笃定,自己体力各方面完全可以上去,要不是天气原因,自己早已登顶。

“我不想让我这一生再有遗憾,明年我将再次去登珠峰,这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我永不放弃。”

05

夏伯渝为什么一定要登珠峰?很多人问过他这个问题。

夏伯渝说:我不是媒体所说的英雄,其实我很简单,就是想登山。尽管路很陡,很危险,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上!从来不想别的。

为什么一定要?你们不怕死吗?这是极限运动者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Alex回答,你直面恐惧,只因这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你的人生道路,你要好好走下去。

2017年12月,夏伯渝递交了登山手续,准备次年向峰顶奋进。

但没想到,2018年1月,尼泊尔发出禁令,盲人和双腿截肢的残疾人被禁止登山。

这样的消息对夏伯渝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夏伯渝仍没放弃,他决定打官司,争取暂停禁令。

“我知道,只有你克服困难你才能有新的作为,所以我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去克服它,人就永远没有进步。”

3月7日,尼泊尔暂停了禁令,夏伯渝马不停蹄地奔向珠峰。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4日10时40分,这位卸掉假肢只有1.21米的69岁老人,终于征服了8848米的珠峰。

坐在分享会上,夏伯渝看起来就是一个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只是脸上的血痂还提醒着刚刚过去的一切。

他说起这43年来的“好事多磨”,感慨万千。

“登顶就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40多年我一直在坚持,在拼搏,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我想登顶是梦想的力量,坚持的结果,是永不放弃带来的收获。”

06

夏伯渝不是疯子,他是凡人。

他和很多人一样,愿意用生命中所有的时间和热诚,去追随一件真正热爱的事物。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无非是他比常人多了一些勇气和坚持罢了。

你要问夏伯渝,登山的意义在哪里?登顶珠峰的意义又在哪里?

他会告诉你,是为了战胜不可战胜的困难。

成功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从不放弃。而对于失败者而言,不是坚持太难了,而是放弃太容易了。

在我们的身边,太多人遇到一点阻力,听到一些嘲讽,经历一些挫败,就选择了缴械投降,在现实面前屈服,接受自己的懦弱、失败。

有人问“人的一生为什么要努力?”有一句回答说得非常动人——因为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

我本可以成为作家,但我自己放弃了。

我本可以成为一个歌手,但我自己放弃了。

夏伯渝的经历,其实告诉我们的,不是他最终成功了,而是,人不能丢失最宝贵的精神—勇气、执着、坚持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英雄,大家都是凡人。那些在我们看来称之为奇迹的事儿,哪一个不是由凡人创造的呢?

没人能限制你的可能性,除非你自己放弃自己。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战胜你的懦弱和懒惰,战胜你对自己的怀疑,打破自我设限。从今天开始,去坚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去刻意练习,把热爱的事情变成专业,你只管努力好了,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们不一定要征服这个世界,但我们,一定,一定不能输给自己。

—END—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9岁无腿老人登上珠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gn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