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中医“看”人体生理简友广场散文
《从中医“看”人体生理》(7)人体的生理

《从中医“看”人体生理》(7)人体的生理

作者: 黄岐之 | 来源:发表于2023-10-13 17:43 被阅读0次

    《从中医“看”人体生理》(7)

                    人体的生理

                        黄岐之

                        (一)

          人体的生理是指活性封闭的“盲系统”内部物质变化而产生的表现。探究其结构和变化,必须建立科学的生理模型,在医疗实际中反复论证,不断总结和完善。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的脏腑模型,是对先人的认识进一步地总结。

          《四圣心源》曰 :“祖气(注:阴阳未分状态)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一气周流”脏腑气流模型图是中气含阴阳之气,中气旋转,脾气上升,气在左随阳升上升,肝气随脾气上升,肝气生温心气火长,是阳气的生发过程。胃气下降,气在右随阴气下降,肺气随胃气下降,肺气收敛,肾藏阴精。阳气至上则生阴,阴气肾藏生精化阳,肾阳推动脾气之阳上升,脾升胃降,驱动气由左升右降,形成一气周流,左为阳升,右为阴降。这就是通常所说“阳升阴降”。

                        (二)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饮食人口,经过食道,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内循环运行,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人于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膻中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 人体的呼吸运动,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

          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肝血的疏泄影响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脾统摄血液的作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调畅三焦的气机,促进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机能。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水饮人胃,由脾的运化和转输而上输于肺,肺的宣发和肃降而通调水道,使清者(有用的津液)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生理作用;浊者(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等分别从皮肤汗孔、呼吸道、尿道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肾的蒸腾气化使肺、脾、膀胱等脏腑在水液代谢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被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清中之浊者)从三焦下行而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再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尿液贮存于膀胱,达到一定容量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如此循环往复,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其中,上焦有输布精微之功;中焦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之用;下焦有排泄粪便和尿液的作用。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人出生以后,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而生成水谷之精气,并转输到五脏六腑,使之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给本身生理活动所需要的以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为肾精。当五脏六腑需要这些精微物质给养的时候,肾脏又把所藏之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一方面不断贮藏,另一方面又不断供给,循环往复,生生不已。

          肾气是由肾精而产生的,肾精为“肾阴”,肾气为“肾阳”。肾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阴充则全身诸脏之阴亦充,肾阳旺则全身诸脏之阳亦旺盛。所以说,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本,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根。

                        (三)

          人体的生理是极其复杂的,从脏腑之气的功能来看,气有阴阳,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例如,脾胃之气为中气,脾气升清为阳,胃气降浊为阴;肝气藏血行气,血为阴,气为阳;肾气为精,有肾阳和肾阴;等等。先人将其总结归纳,并运用抽象思维分析,表现为“一气阴阳”的认识,并结合人体脏腑功能总结获得“一气周流”的生理模型,经历了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是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观,是人类的智慧。

    (《从中医“看”人体生理》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中医“看”人体生理》(7)人体的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a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