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看”人体生理》(3)
经络的存在
黄岐之
二千五百年前,经络一词已经出现于《黄帝内径》典籍中,经络的概念贯穿于全书。
2021年,美国多位科学家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发现了“人体内有流动流体的超级高速公路”。美国科学研究人员指出:“长久以来,中医的经络系统存不存在,一直是现代医学质疑的主要对象,我们的研究发现证明 ,中医经络的确是存在的。”
“经络”作为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早在上千年的中医典籍中就出现,为何至今才被西方人发现呢?经络是什么?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或空间。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生命的人体中气血是运动的,其运行通道或空间就是经络。经络的主干道称经脉,纵行分布,分支干道称络脉。经络就象交通网络,高速公路为经脉,分支公路为络脉。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以气血运动为存在,如果气血凝固(气丧血止),气血不行,则人死无生命。因此,经络存在鲜活的生命之中,人死不存在经络表现。
经络的发现是古人观察疾病的反应点及运用针灸等方式作用人体,发现的腧穴(刺激点)等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理论思维产生的。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就运用了有效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实践大实验中发现并验证了经络的存在。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中医理论并指导针灸术医疗实践活动。
数千年后的今天,西方人运用现代科技仅仅是验证“经络”的存在,并非发现“经络”。因为,这种验证仅仅是让一部分经络呈现,经络的人体功能及意义不会比中医更全面、更深刻,对经络的认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早已经阐述十分清楚。
中医的基础是针灸术,针灸术的基本概念是“经络”。《黄帝内经》曰,“经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中医的经络并非西医中看得见的人体组织,因此,《黄帝内经》传入西方的数百年中,质疑并否定之声不断,国人中也有不少附合之徒。其原因在于中西方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差异,并非错对的问题。(后续文稿将会讨论)
(《从中医“看”人体生理》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