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之家人物人文社科
吴起:这是个悲剧故事,却以领悟收尾

吴起:这是个悲剧故事,却以领悟收尾

作者: 文衍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2:43 被阅读37次
    吴起

    公元前440年。

    中国历史上好像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只是卫国(山东菏泽)有一户富裕人家,家里添了个男丁,这个孩子就是吴起。

    生他的那天,天上并没有长空霹雳,群龙摆尾之类的征兆。

    人常说:“夜里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在那个打的你死我活的年代,按照常理他长到十五六岁便要被征服兵役。

    可偏偏这个叫做吴起的小伙子却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注定不太寻常的路。

    生活中。

    我们如履薄冰地循着别人的足迹,只因为这样更为稳妥;

    我们不想泯然众人,却又害怕付出太多得不到回报。

    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其实很多选择是必然也是归途。

    1

    吴起家境盈实,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

    年少时吴起就喜欢舞枪弄棒,一心想着步入仕途,驰骋疆场。

    他经常骑着快马到各国游荡,可到最后却四处碰壁,弄得倾家荡产也没有求得一官半职。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仕途失意,饥肠辘辘的吴起腰挂长剑,独自一人一步一晃地行走在萧瑟的秋风之中,那风吹散了他的发髻,他却无心打理。

    杜月笙说:“做人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吴起回想这些年自己一无所成,已经记不清到底吃了多少这样的面了,只是记得每碗面都吃的是那么窝心。

    生活的苦不算苦,怕就怕那牙尖嘴利的乡野妇人,狐朋狗友扯着喉咙,喷着吐沫星子肆无忌惮地说三道四。

    各种冷嘲热讽,流言蜚语蜂拥而至,坑爹、败家子、不成器、烂泥扶不上墙……

    这时的吴起也老大不小了,哪能听得了这样的讥讽和嘲笑。

    正所谓:“无毒不丈夫”,吴起一气之下,极其不理智地杀死了曾经嘲笑过他的三十多个人。

    当最后一个人倒在血泊之中时,吴起抬起衣袖擦了擦脸上溅满的鲜血。仰天长啸:“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吴起不丈夫”。

    那可是三十多条活生生的人命啊!

    要是现在公安部一级通缉令早已贴满了机场港口,大街小巷,酒肆客栈了……

    身负30多条人命,这卫国哪里还能待下去!

    这时的吴起来不及思考,事到如今只好是身背血债,亡命天涯了。

    临行前吴起与母亲诀别,他咬掉左臂上的一块肉发誓:“不为卿相,誓不回卫国!”便骑上快马绝尘而去。

    颇有一种“埋骨何须桑梓地,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慷慨大义。

    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母亲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2

    逃亡的路上吴起,犹如一条丧家之犬,东奔西窜,但他的内心是坚定的,他他不甘心做一个流亡之徒。

    几经辗转落魄的吴起来到鲁国,隐姓埋名拜曾申为师潜心学习儒学。

    有一天从遥远的卫国来了一位远房亲戚。

    对他说:“吴起吴起你娘死了,赶紧回去吧!。”

    刚听到消息时吴起掩面大哭。

    但是一想起当年临行前的许下的誓言,现如今却是一事无成,他又强忍住眼泪。

    那晚吴起失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回想起这些年经历的点点滴滴,他的内心是痛的。

    终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第二天吴起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到了教室上课。

    老师曾申听说了这件事后,十分愤怒,认为吴起不孝,不配做儒家弟子,遂将他逐出师门。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吴起再一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懂得认识自我开始的。

    吴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太渴望成功了,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已经付出了太多了。

    有句话说得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忍不住的勤奋。”

    吴起离开曾子后,便立志研读兵书,深钻韬略,经常是衣不解带,通宵达旦。

    每到困倦时妻子总是贴心地为吴起煮上一碗热腾腾的宵夜。

    他深知在那个是金子也不容易发光的年代,自我推销是多么的重要。

    于是吴起开始在当地各大报社,期刊杂志上发表一些类似评论员文章的论述和治兵战守的真知灼见。

    有时也能挣点稿费贴补家用。

    那年吴起28岁。

    正赶上齐国攻打鲁国,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鲁国君臣内心开始恐慌了。

    鲁穆公环顾朝野,寻遍整个国家的人才市场,竟然没有遴选出一个能统兵御敌的将军。

    可以想象不光是现在北上广,人才大战狼烟四起。

    就连遥远的公元前N世纪也是很缺少人才的。

    要不然就不会出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百里奚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的千古美谈了。

    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鲁国出现了用工荒。

    慢慢地,吴起进入鲁国人力资源部门的视线。

    机会终于来了!!!

    为了这次机会吴起整整等了28年。

    在那个男子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多岁的年代,28岁恐怕是黄土已经埋到半腰了。

    那天吴起特地早早起来穿上妻子为他新做的衣服,到朝堂面见国君。

    不料鲁国的民政机构查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怀疑他在这场对抗齐国的战役中不能忠心不二。

    听到这个消息吴起思绪起伏,扼腕叹息。

    面对千载难逢的契机,吴起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傍晚十分,妻子倚在门前等待着丈夫面试成功的好消息。

    结果待夫君回来,平日温文尔雅的吴起满眼血红,手持利刃冲向自己。

    顷刻间,便成了吴起的刀下亡魂。

    当吴起拎着妻子这颗血淋淋的人头来到朝堂时。

    鲁穆公喜出望外,立马拿出帅印和兵符。

    后来有史官论道“一夜夫妻百夜恩,无辜忍使作冤魂?母丧不顾人伦绝,妻子区区何足论。”

    吴起竟然以这样不堪的手段赢得了人生第一战,从此也背上了千古骂名。

    够狠!

    其实早在吴起之前,齐国有个叫易牙的人也曾做下过类似令人发指的暴行。

    当时齐桓公在一次宴会中开玩笑说:“寡人贵为大王,除了人肉天下的山珍海味都吃遍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信任和宠爱,当晚回家就亲手把儿子宰了送进厨房。

    一道美味佳肴,不早不晚准时送到了齐桓公的晚宴上。

    俗话说“吃了人的嘴软”,何况齐桓公吃了易牙的亲生儿子。

    从此,易牙走进了齐国的权力中心,后来成为齐国重臣。

    3

    可悲剧的是!

    吴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那时,鲁国朝政黑暗腐败,充塞朝堂。

    大军压境时他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统兵御敌,危机一过,却过河拆桥。

    吴起连战连捷,尚未班师回朝,各种侮辱诽谤之言就已传到了鲁穆公的耳朵里。

    鲁国的中央情报局收集到吴起的户籍信息、学籍档案、任职经历、再认真讨论,研究,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吴起心狠手辣,残暴无情……

    竖子不足与谋!

    糊涂的鲁穆公听信谗言。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这一次吴起被黑了。

    黑的很彻底。

    吴起的心彻底绝望了。

    这时百里之外的魏国,魏文侯正招贤纳士四处发布求贤令。

    吴起策马奔腾在通向魏国的道路上,放眼那一望无垠的华北平原,他顿觉天高地阔,一切失落、烦恼、忧愁都随风而去。

    4

    来到魏国吴起到达了事业的顶峰。

    吴起31岁那年魏文侯任命他为主将。

    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方能战不旋踵。

    每逢大战吴起总是奋勇杀敌,冲锋在前。

    一将成名万骨枯!

    战神吴起。

    一生未尝败绩。

    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吴起杀之过半。

    在魏大小战役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其余皆平,更有五万击溃秦军五十万的记录。

    可谓战功赫赫!

    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

    夜晚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树叶遮盖身体来躲避霜露的侵袭。

    兵营中有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嚎啕大哭。

    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

    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

    如今吴将军又给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儿子又会死在什么地方啊。

    此刻正处于人生巅峰的吴起并没有停止学习。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孔子的学生子夏学习儒家思想,

    他还参与编撰修订魏国《国防白皮书》和《兵役法》

    早在两千年前吴起就提出军人职业化的思想。

    吴起亲手创建了战国时期第一支特种部队——魏武卒。

    可是想成为特战队员却没有那么容易。

    魏武卒所有的士兵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军事考核。

    一旦通过考核,可以享受免除全家徭役的福利待遇。

    考核的标准很高,士兵要身穿3层护甲、头带铁盔、腰配剑、肩扛长矛、操十石弓,携箭五十支,背三天干粮,半天行军百里(约四十公里)。

    正是有这样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

    吴起才能够从秦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并且以五万部队击溃秦军五十万人的反扑。

    魏国能够在战国初期傲视群雄,吴起打造的魏武卒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5

    魏文侯死后武侯继位。

    魏武侯胸无大志,听信谗言。

    最终在奸人的挑拨之下。

    吴起再一次被孤立。

    吴起被迫来到了楚国。

    此时的楚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萎靡不振。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吴起的到来,就像是上天送给楚悼王的礼物。

    楚悼王如获至宝。

    初到楚国吴起就被任命为宛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第二年就被提拔为楚国最高官衔令尹(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国防部长)。

    吴起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主持楚国变法!

    史称“吴起变法”。

    首先对楚国官场大换血。

    凡是尸位素餐的虚职冗员一律淘汰!
    凡是战功卓著的普通士兵一律加官进爵!
    凡是没有三代之内军功的贵族一律取消爵位!
    凡是没有正经工作的贵族子弟一律发配边远地区开荒,自食其力!

    这次变法彻底打破了楚贵族的铁饭碗。

    为普通老百姓改变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吴起的改革,针针见血,切中楚国的要害。

    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国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也深深触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

    贵族们密谋发誓要干掉吴起。

    于是悲剧再一次重演了。

    公元前381年。

    已是风烛残年的吴起出兵伐魏。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正是节节胜利之时。

    楚悼王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前线。

    吴起不得不匆匆赶回国都奔丧。

    很多选择,是必然也是归途。

    此时的都城,等待吴起的却是死亡。

    在楚悼王的追悼会上贵族们乱箭齐发。

    吴起身中数箭。

    绝望的吴起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毒箭也射向了楚王的尸体。

    吴起大喊:“群臣叛变,谋害我王!”

    深知楚国法令的吴起早已为自己做好了复仇计划。

    按照楚国法律,伤害君王尸体者,灭三族。

    最终吴起也被五马分尸。

    吴起虽死,七十多家楚国贵族也惨遭灭族。

    殉葬者上千人。

    就这样吴起结束了他浩浩荡荡的一生。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吗?

    然而并没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吴起死后22年。
    商鞅总结各国失败的教训,带着《吴子兵法》和李悝的《法经》来到了秦国。
    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
    两百多年后西汉太史公司马迁为吴起著书立传。
    一千七百多年后,唐肃宗李亨将吴起位列武成王庙,被称为“武庙十哲”。
    两千年后,宋徽宗赵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清朝嘉庆皇帝在当年他驻兵戍边之地设立吴起镇。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吴起县,人们修建了吴起广场。
    吴起身跨战马手持兵器,神色凝重地注视着这片广袤的大地。
    那千军万马的践踏声,穿越了亘古的岁月,仿佛依然在耳畔回荡。

    7

    这是个悲剧故事,却以领悟收尾。

    从摇篮到坟茔这段遥远旅程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走走停停、左顾右盼。

    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慌不择路。

    我们在诱人的选择中迷失自我。

    就像电影《无间道》中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那样:“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英雄时舛,红颜命薄。

    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是走向毁灭的通行证。
    谦卑才是人生的护身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起:这是个悲剧故事,却以领悟收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ma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