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到关于“天命”最好的阐释。
孔子的"天命",大致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先我们而存在,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比如,我们生在地球上,生在某一国,这就是天命。我们生而为人,这也是天命。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有这样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也是天命。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认知和认同的,必须无条件接受的。
接受了这些之后,我们还得尽相应的责任,这就是天命的主观方面:包括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的信仰、人的理想等丰富的含义。就是要认识到人是有道德使命的,负有建设道德世界的责任。所以,孔子的"知天命"的"知",不仅是指"知晓"、"认知",更是"履行",是"知行"的合一。
具体地讲,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我们必须认知天命。认识到天命确实存在。人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托,在一定的凭借中发展。而且,生而为人,必须有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从推卸,因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第二点,我们必须敬畏天命。敬畏这些命定的先天的一切,而不是嫌弃这些。这是敬畏心。那么,敬畏天命会不会导致我们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呢?不会。因为天命本身包含了我们主观上的努力,尤其是包含了我们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第三点,我们必须履行天命。知天命即是知"使命"。在认识到并敬畏这既定的人生依托的前提下,也能认识到人作为万物之长,也是天命力量的一部分。
天意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个体的历史使命。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产生历史使命感,从而顺应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乘势而为,百折不挠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以,敬畏天命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和义无反顾的人生。也就是说,知天命不仅使我们有敬畏心,还赋予我们进取心。
认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礼;履行天命,是义。所以,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什么叫"由之"?什叫"行"?就是顺应天道,履行天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