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作参加饭局时,我总会碰见几个一杯下肚,就立马面部潮红的大陆同事,有人说这是最能喝酒的表现。德国的同事很能喝,但他们几乎没有这种沾到酒精,脸就发红的情况。我不喝酒,也没有脸红的感觉,我猜这可能与德国人的体质,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最日,我在所读的一本书---《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长人类的寿命》里得到了准确的,科学的,可考证的答案,
原文写道:
如果你是亚裔人种,那么在你喝过含有酒精的饮料之后,心率加快、体温升高、面部潮红的概率为50%。即便你不是亚洲人,但是曾经去过一个亚洲人经常光顾的酒吧,你也可能会看到他们酒后脸红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亚洲红脸症”(Asian flush),或者更正式一点的名称是“酒精性脸红反应”(alcohol flush response)。将近半数的亚洲人在饮酒之后都会出现红脸反应,而这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你摄入酒精时,你的身体会对它进行解毒,然后从中提取热量。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这一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但也需要多种酶和其他器官协力完成。首先,一种叫作“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的酶会将酒精转化为一种叫作“乙醛”(acetaldehyde)的化学物质;然后,另一种被称为“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acetate);最后,第三种酶再将乙酸转化为脂肪、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一般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这也正是喝酒会引起“啤酒肚”的原因)。
许多亚洲人体内存在一种基因变异(标记为ALDH2*2),导致他们体内产生了一种作用不太强大的乙醛脱氢酶,因而无法有效地将酒精的第一副产物乙醛转化为乙酸,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的毒性是酒精的30倍,一丁点儿量就能让人显出醉态,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脸颊变红。当然,它引起的反应还远不止这些。存在ALDH2*2基因变异的人即使小酌一杯,体内迅速累积的乙醛也会使他们看起来醉醺醺的:面红耳赤,感到头晕目眩、极度恶心,很快便会宿醉不醒。
那么,为什么ALDH2”2基因变异在亚洲人中如此普遍,而在欧洲人中却几乎不存在呢?这与他们净化饮用水的方式有关。当人类开始在城市和城镇定居时,他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卫生设施和废弃物,虽然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城市,但在当时,城市里甚至连现代的卫生管道系统都没有。于是,如何获取清洁的饮用水便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巨大挑战。
一些理论认为,不同的文明孕育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欧洲,人们使用了发酵的方法,由此产生的酒精能杀死水中的微生物,但与此同时,这种酒精通常也会与水混合在一起。而在世界另一端的亚洲,人们采用煮水和泡茶的方法来净化他们的水源。结果,欧洲人面临着更大的进化压力,最终使他们获得了酒后不红脸的能力,能够不断饮酒、分解酒精、解毒,而亚洲人在这方面的进化压力则要小得多。
我以前未曾弄明白的问题,在闲暇杂读中无意间得到了解惑。
多看书就是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7517dce99e3150d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