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注解】
1.出关:出关口;到塞外。《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姓名以出关。”《汉书·终军传》:“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
2. 盘豆馆:虢州灵宝县境一驿馆,距潼关四十里。
3. 梢梢:劲挺貌。《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吕向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唐杜甫:“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4. 夏景:夏天的景色。唐白居易:“新晴夏景好,复此池边地。”唐张乔诗:“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
5. 邮亭: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颜师古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驿及行道馆舍也。”唐元稹:“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6. 尘襟:世俗的胸襟。唐黄滔诗:“茫茫名利内,何以拂尘襟。”元王德信《集贤宾·退隐》套曲:“自焚香下帘清坐久,闲把那丝桐一奏,涤尘襟消尽了古今愁。”谢无量《春日寄怀马一浮》诗:“愿持千里意,聊为豁尘襟。”
7. 关外心: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却被封为“关外侯”,他以之为耻。
8. 思子台:指汉武帝所作归来望思之台。据说汉武帝听信谗言,诬陷太子谋反,出逃的太子被迫自杀。真相大白后,武帝念子情深,在湖县就地建立了“思子宫”。清俞樾:“郑庄公望母台,与汉武帝思子台,情事略同。”
9. 玉娘湖:据说从秦岭北麓流出的玉溪涧、阌峪河、西峪河三道河川的水,汇为青龙涧,由此注入黄河,三道河上游盆地原是一片湖泊,即古玉娘湖。
10. 清声:清亮的声音。汉扬雄《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声,观宓妃之妙曲。”宋梅尧臣:“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简译:
此诗是李商隐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调补宏农尉宿盘豆驿馆时所作。其时李商隐自秘省斥外,由清资降职俗吏,心怀郁勃。
芦苇青叶正劲,夏日已深,在盘豆驿馆住下来,想要抛洒一下尘襟。
过去自己曾经在江南为客,也一直没有觉得关外有什么不好,今日却首次感受到了像楼船将军杨仆那样的羞耻之心呀。
思子台边风声正急,玉娘湖上的月亮也已经西沉,我又怎能不思念家中的妻儿呢。
行人都已归去,只有不远处那一生一世都在荒城边的芦苇,发出清亮的声音,似乎在应和着夜色中的砧声啊。
脉络浅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幕下自己在盘豆驿馆的所见所想,表达了羁旅中对妻儿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未来仕途艰难的悲凉惆怅之心。
首联直接切题,写夏日在盘豆驿馆住下,想要抛洒一下俗世情怀。“芦叶梢梢”,即对应“夏景深”,又引出喻体芦苇,为尾联把自己比作芦苇做铺垫。“欲”字为点睛之笔。
颔联承接上联“欲洒尘襟”而写,而真的能抛洒得了吗?自己年方二十七岁,两次考试得到秘书省的职位,不久即被排挤到弘农,就要与刚结婚一年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别离,自然是无法抛洒呀。
上下句使用了转折关系流水对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上句说“昔年”自己是江南客,久居关外,自然没有觉得关外有什么不好。李商隐年幼时,随父亲在江南生活六年左右。大约十岁的时候,其父李嗣死于江南作幕僚之地,李商隐才随母亲扶柩回到郑州荥阳。
下句说“此日”自己像楼船将军杨仆那样,第一次有了感到羞耻之心,使用了典故“关外心”。自己两次考试得到秘书省的职位,可谓是才华横溢,但却被排挤由清资降职为俗吏,而贬迁至关外,能不像楼船将军杨仆那样感到羞耻吗。
颈联再写周围景色,使用了典故“思子台”和“玉娘湖”,表达了对妻儿的无比思念之情。“风急”和“月沉”为传情之笔。
尾联回扣首联的“芦叶梢梢”,把自己比作荒城边的芦苇,双关了自己将来也许和芦苇一样,一生一世都会流落荒城,在夜夜的砧声中,忍受着离别之苦,渡过漂泊而又寂寞的一生了。
整首诗使用了比喻、对比、双关和典故的修辞手法,婉转而又极为深刻地表达了羁旅中的思情,以及对自己未来仕途艰难的悲凉惆怅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