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在《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会鼓励学生写日记,贵在坚持,养成习惯,贵在真实,有内容。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章新其的《认识并践行语文教学常识》一文中提到,语文教研员的使命,就是要捍卫语文教学常识,引领广大语文教师认识并践行语文教学常识。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认识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关键在于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这与传统观念中的语文老师要讲得好并不矛盾,今天我们所说的讲解是基于学生需要的讲解和示范,而非灌输与表演。
从关注自己拘泥教案到注重学生强化学习,是教学认识的一次飞跃。语文课堂的丰富多彩在于学生尽情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还在于教学内容的无限延展和未知诱惑。语文学科是基础,不仅只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还关乎人的言行举止文化涵养,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这些才会决定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品位和成败。
从碎片化的单一性考察走向整体的综合性考察,是我追求的考试命题的方向,综合性考查的核心词是思维和运用。《初中语文命题技术研究》。
努力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表现性评价,评价形态包括研究一个书面性任务并建构答案,创作一项实践活动性作品,进行一个论证等,课堂中的表现性评价,不仅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促进和改善学生名著阅读的表现。
教师从事的是技术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炼,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组织学习,作业设计和反馈考试命题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够经得起锤炼的老师应该都拥有一颗纯粹的纯净的教育教学之心。语文教师最有人文情怀,内心最柔软,应该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优秀教师不是仅凭一堂漂亮的课就能立足,教学名师也不是靠零零碎碎的,一节节课而受人景仰。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师生长期的互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教师安安静静的教,学生安安静静的学,学校都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师生同在学习质量上想办法,这就是教育教学的常识。
语文教师的功夫不应在以低阶思维为主的机械训练上,而应在自己广博的阅读和用心的写作上。这条教育之路基于学生的现在指向学生的未来。
李华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思路。
环节一:听写全诗,注重基础。关注写错的字词和标点符号,辨析词语。
环节二:理解词语,解读诗歌。引导学生谈对欺骗的理解,查字典明确欺骗的含义。
用同义词、近义词替换其他词词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用短语概括诗歌说明的道理。引入食指的《相信未来》,以诗解诗。
环节三,朗读诗歌,学以致用。读诗的语气劝说,创设情境,送给父母,辅助仪与动作和情态。送给自己,获得精神力量。
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
上课的过程是治理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经历又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在听课中提升自己。
1.由关注一节课的关注一类课。
一篇课文的教学,抓住那几句学生不等的话展开讨论。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聪明。教学是教思维,而不是教知识。
2.由关注教师的关注学生。
听评课就是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师的发展需求。
课堂呈现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列出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作为阶段教研的重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听课。
不能将放手变成放任自主变成自由。
作为教研员要解读国家课程政策,涉及区域课程方案规范,学校课程的实施,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从经验论的角度看,素养是人的经验经验的高低与一个人经验的丰富程度和经验联系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
借助听课学习,反思研究提升自己,让他山之石成为自己攀登的台阶。
丰满叙事的张力
叙事形式分为概括叙事和生动叙事。
叙事要有三种力量,故事的力量及吸引力,逻辑的力量及思维力,情感的力量及动情力。广泛阅读和善于倾听,可以帮你收集到好的故事素材。
将故事情节化,就是要设置冲突。冲突是由目标和阻碍两个要素构成。
把故事熟悉化,制造现场感加入环境描写。
把故事深刻化。议论。
把结尾反转化。
湖心亭看雪,张岱独往看雪,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因为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于是他要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和孤独。感觉本句的表达好像并不能值得,过于推敲,难道和大家在一起就不能保持高洁的情趣,就是与世俗同流了吗?
我教《百合花》程翔
教语文单靠学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最好的参考资料。本篇小说是写人情人性。
教师的作用是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桥梁,而这搭建桥梁的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大凡优秀小说,其核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塑造人物的核心目的是表现人性。
草蛇灰线,伏麦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