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辅导班有一位孩子没有来。通过和家长交流得到原因。是因为前天说话他的辅导老师批评他,他不能接受,所以就不想来了。
对于孩子说出的原因,我在意料之中,因为很早以前就因为辅导老师批评他,产生情绪而不想来。
今天读到《绝佳体验》第四章印象之二:意图时,我想到为什么孩子会产生抗拒心理呢?是因为老师严厉的态度,让他产生不适应感。
昨天在和辅导老师聊天时,我就和老师说道:“不能让孩子产生抗拒感,不是说他做什么都不管,而是要把握好那个度。”
其实也就是面对孩子课堂打乱纪律,要明确告诉孩子他这样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如果不能按照我们的共识做,那么就要请他暂时离开,平复自己的行为后再继续写作业。
在这里就是表明我们的意图,态度积极坚定,要看到孩子扰乱纪律背后的原因,对于他的错误行为有严厉的提醒,但在提醒之中也要表达出对孩子的友好。比如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
作为培训班,从利益来讲,我们要赚钱就是要提高生源。如何保持生源呢?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自己倍受鼓舞。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呢?就如《正面管教》书中所提到的观点:态度友善,坚定,制定规则,会解密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允许孩子犯错,但也要提出可行的建议。
让孩子在辅导班学习时,每次有错误出现,经过老师的提醒,能够立刻觉察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会有对应的改正。
让他们在辅导班有绝佳体验的表现:有意识的规范自己常见的错误行为,有新的错误行为时,不是抗拒老师的提醒,而是能够积极接受。
而要做好这一切就是要老师的态度积极,表现出友善。给孩子留下良好的印象,孩子们才能接受一切的批评,一切的建议,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