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成长励志城市故事
从小事看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从小事看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作者: Jessie_solo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23:38 被阅读0次

       无需加班的周末,公司食堂不开餐,你会不会习惯性走进常去的餐馆,点你常吃的食物,尽管其它餐馆看起来人也不少,其它食物貌似味道也不错,但就是不愿轻易尝试。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至少来广州之前是这样的,忙碌时也是这样。可能是被以前偶尔的尝试打败了吧,大多数时候尝试新餐馆都不好吃,新菜品也都乏味,于是乎潜意识不愿再尝试。

       生活好像也是这样。童年,无惧无畏,好似能上天入地,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没有不敢吃的东西。中学以后,学校的三点一线开始慢慢缩小我们的活动范围。毕业后工作了,在熟悉、安逸的圈子里自嗨,独自一人时靠着手机消磨时间。生活似乎也变得平淡无味,表面看似安定从容,不轻易大喜大悲,实则是在安逸的圈子里,不曾遇到过事儿。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不愿主动涉足新事物、新领域,当遇到新事物冲击时,也会固守原有的思维或偏见,极力排斥。坦白讲,我的性格里就潜伏着这样的因子,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我逐渐沦为一个无趣的人,同时也限制了我的成长与进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也立志做个有趣的人,然而固步自封、不愿探索和接受新事物的人注定不会太有趣,对我来说,这很可怕。

       到广州之后,没有以前那么忙碌了,我开始下意识的改变。晚饭后散步,每次都探索新的路线,看不一样的风景。出去吃饭,尽力克制内心对习惯餐厅和食物的依赖,努力尝试新餐厅、新食物。尝试结果确实偶尔不理想,但大部分时间都能得到惊喜和意外,我也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

       当然过程是缓慢的,就像闲暇的周末,我经常还是无所适从的只能玩手机,一方面不知道做什么,缺少思路和点子,另一方面,还是有些害怕吧。看来来日方长,任重道远啊!

        最后分享一张散步途中拍的照片,希望你们喜欢~

相关文章

  • 从小事看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无需加班的周末,公司食堂不开餐,你会不会习惯性走进常去的餐馆,点你常吃的食物,尽管其它餐馆看起来人也不少,其它食...

  • 8.17 做个聪明人?

    我定义聪明人——接受能力强,兴趣广泛,反应速度快。 从正面说,接受能力强意味着,学习新事物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掌握...

  • 外教课――我们的精彩

    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幼儿本身需要学习语言接受能力强 (一)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很感兴...

  • 潮州牛肉丸和潮州三轮车师傅

    走过的地方越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越强。 每个地区的人都是不同的,前...

  • 1000人大合影拍摄,看90后摄影师咋玩转的

    在我们眼里,90年的俊男美女有活力、思维敏捷、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但对于专业的大合影拍摄公司来说,要拍摄100...

  • 30岁之后,我们的智力会逐渐下降吗?

    “30岁之后记忆力越来越下降了” “30岁之后慢慢无法专注地学习了” “30岁之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渐渐降低了” ...

  • 第八章 新生文艺晚会前奏

    时间不紧不慢得过着,我们也不疾不徐地学着。人们好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随了解的深入变得更强,在我刚或还没接触跳舞的时...

  • 李小翼2019.1.30  18/20

    ❤️感恩日志 1如今每逢春节,大家都互相忙着扫福,以前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很满,或者是我内心的一种拒绝,如今我主...

  • 《简书》:日更十天后,简书让我成为了“神经病”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但我总会认真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

  • 一生信任背我往前飞

    文:馒头 我不仅慢热,也迟钝。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比同龄人慢很多,就像之前说的,相比于互联网这些高科技,我可能更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事看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gs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