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到了适婚的年龄,着急的是父母而非儿女。唉,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啊。
作为父母,有时会直接表达: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是固有的,什么年龄做好什么事情。到了考虑婚事的年龄,就应该重视的。咱不去刻意追求,但遇到合适对象时,不要轻易错过……
有时候,我们也会旁敲侧击,比如:咱老家门口的孩子比你们还小,可是人家都有孩子了。再如:你儿时好伙伴的丫头真的好可爱,妈妈一看见就想抱想亲。还有:你阿姨问过好几次,孩子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
孩子们心情好的时候,会笑着回应:妈妈别着急,该来的迟早会来的!当孩子心烦时,则会反问:妈妈,你这是在逼婚?
慌得我赶快回话:妈妈哪里是逼?这事要是能确定下来,哪怕眼下不结婚呢,妈妈心里也会踏实的。
宝贝儿女的淘气……前两天,无意间和老公谈起儿子的婚事,也说到女儿找对象的事。话语落下没多时,手机“叮咚”响了一声,传来微信新动态的提示音。
打开手机一看,是姑娘发的《十点读书》里的文章――《妈,我可能不会结婚了》。
我看了看,笑道:这个淘气的丫头,结不结婚都不是很着急的,咱先找个爱自己的小伙子,妈妈就放心了。
说话间,手机又“叮咚”一声,又有微信新动态。打开一看,又是《十点读书》里的文章。这次是儿子发来的――《妈,我可能不会生小孩了》,同时配了一个富有挑衅意味的表情包。
我对老公说:看看你的两个宝贝儿女,专门用软刀子戳我呢。
我们的微信群……我们的家庭氛围还是比较宽松与民主的,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当然少不了对象与婚事这个话题。可孩子的态度,有时会和我们笑谈此事,有时则是反感与抗拒的,好像我们的话会让他们不胜其烦。
孩子们无端的置疑,有时让我无从应对。他们会问:你们总是念叨“适龄”,强调“最佳生育期”,多大就是“适龄”?谁规定的?什么是最佳生育期?又是谁规定的?我没有找,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自己的,你为什么那么害怕?
呵呵,其实两个孩子还是挺懂事的,他们会顾及父母的情绪,也很善解人意。只是有时想试探父母对此事的底线,看看父母的反应,便不约而同地使用相同的软刀子,轻轻地戳戳父母的软肋。
看着宝贝儿女的淘气,不由得苦笑着:这两个淘气的宝贝儿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