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古今中外简友广场
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八年级部分)(3)

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八年级部分)(3)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4-06-26 12:45 被阅读0次

三《愚公移山》:

关于愚公到底是愚还是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所以这个寓言故事也是盛传不衰。时隔多年后,再看原文,让我感到特别兴奋的是充分体现了“愚公不愚,智者不智”的那段对话,我感觉特别像一场嘻哈对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湾上的老头挑起战争说:“嘿,呦,北山的老头儿,你真是个大笨蛋!就你这风烛残年的小身板儿,连根草都动不了,你还想把土石搞没了?白日做梦真是好,太行、王屋全推倒!呦,起来Battle啊!”

北山愚公一声长叹,松松裤腰带:“嘿,河湾上的老头你听好,我说你啊,真是固执地不得了,还不如那孀妻弱子好!虽我死,有我子,子生孙,孙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终究要了山的命!”

旁边的观众打着欢快的节奏,却发现智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愚公的那个年代,生产力低下,这样的梦是很难实现的,最后的结果是操蛇之神报告了天帝,帮助其移了山,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但我觉得他的决心和恒心是无敌的,值得钦佩和赞扬。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篇课文,我觉得多多少少都曾给过大家力量,或者现在正在给,或许在未来,你仍需要它来鼓励自己。

舜发于畎(quan)亩之中,傅说(yue)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e)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士:狱官)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以证明后面的著名论断。

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磨难、逆境造就人的成长,使人增加了聪明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i)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一段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人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

人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人也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

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人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直接导引了古典文学“发愤抒情”美学创作原则的形成。)

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人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一个人“生”的价值。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拂,通“弼”,辅佐。)

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第二段第二层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的文章雄辩,善用排比句,而此文又配合了归纳的推理方式,开头连举了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铺陈排比的写法不仅让此文很有气势,而且孟子还特别注意细节。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的解析基本属于摘录资料,紫湘大体意思能了解,但没有达到非常透的地步,尤其是“人恒过”到“而后喻”那一小段,完全是在读新的内容,大家一起学习、共赏。

相关文章

  • Swift vs. Kotlin 漫谈系列之接口

    Swift vs. Kotlin 漫谈系列之接口 Swift vs. Kotlin 漫谈系列之接口

  • flink 漫谈系列

    参考 漫谈系列

  • Flink

    本文主要参考自: Apache Flink 漫谈Apache Flink 漫谈系列 - 序Apache Flink...

  • 漫谈Deep Compression(一)简介与背景

    Index 系列文章结构如下: 漫谈Deep Compression(一)简介与背景 漫谈Deep Compres...

  • Swift奇趣漫谈A

    Swift奇趣漫谈 一、前言 这个系列的文章,是记录自己在学习和使用Swift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奇怪或者有趣的知...

  • iOS日记15-KVC

    1.iOS开发技巧系列---详解KVC 2.漫谈 KVC 与 KVO 3.KVC/KVO原理详解及编程指南 关键点...

  • 互联网人|陳鵬®+作业3

    1、阅读套餐: 文言文2成,文言文阅读很少,基本上停留在学生时代的阅读量。阅读套餐 (文言2成+旧小说3成+现代白...

  • 每个孩子都是千年的莲花种子

    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因为七八年级的学生移到教室用餐,若大的食堂只有九年级部分学生和部分教师用餐。 人少了,食堂也少...

  • 语文学科年计划总结

    从八年级上册开始,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数量和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在开学之初,我选择先讲文言文和古诗,这...

  • flink

    Apache Flink 漫谈系列 - 序[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66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八年级部分)(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hs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