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父母皆祸害——致一些旧闻的感受

父母皆祸害——致一些旧闻的感受

作者: 温月言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2:47 被阅读6次

据武志红先生说,豆瓣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我听说,民国时期,一些家长,把养到十几岁的孩子诱导吸大烟。这样他们就不会乱跑,会很听话。

去年引发网络巨大讨论的辽宁女德班,今年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听我的老师说过以电击闻名的杨永信。但是,今天,无意间在公众号上得知09年对他的报道,和一些匿名知乎网友的控诉,我既惊又怒。

在这些事件里,我愤恨的是,时间在变,中国的父母没有变。他们的确是祸害。一味地追求——听话,懂事。

这可真是中国特色。所谓的听话的另一面就是好操控。

当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某一个父母不认可的方面的兴趣后,父母惶恐不安。他们一边怀念孩子小时候的乖样子,一边被自己的想象吓得心惊肉跳。

其实,是否有人想过,听话的孩子就真的好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放弃自己的选择接受父母的原则的孩子,就真的对父母,对自己,对社会好吗?

人们总说父母阅历丰富,不会想着去害孩子。可有人想过,父母的很多无意间的举动就害了孩子呢?

我国从有毒品以来就严厉禁毒。偏偏还有那么多父母明知道鸦片伤身,还忍心用这东西去禁锢孩子。张爱玲的父亲就是被自己的母亲,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带上了抽大烟之路。我读到他和自己美丽而深受西式教育的妻子的爱恨情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他当年没被妈妈那样,人生一定不同吧。

李菊耦早早守寡,身处动荡时代,深怕儿子学坏。当女孩养,让吸鸦片。把他培养成遗少。当母亲去世,他分得家产独住时,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我想,他可能设想过,母亲死后,自己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幻想了许多未来的美好生活。巴尔扎克的《葛朗台》中,吝啬鬼葛朗台死了,她的女儿却保留着父亲的吝啬,只是稍微好些。父亲死了,他的精神在屋子里,无处不在。

张先生也是。母亲死了,可母亲辛辛苦苦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无力改变。想到后来,他痛打了女儿,险些饿死他。因为后来贫困而且冷漠让儿子一生也没有娶亲,断了香火。我知道,原生家庭的痛会一代代传下去。张爱玲的母亲虽是喜交际的新女性,却没有独立能力,只靠着卖嫁妆里的古董度日。而且,她毕竟是从旧式家庭中长大的女子,有意无意地给儿女们带来许多伤害。张爱玲没有成为怨妇而成为文学大家,真不容易。

而父母的种种要求中,对女性的要求格外多。因为,古今中外,所有的书上都说应该教育女子听话啊。因为,制造这个世界的法则是男人啊,他们当然要偏袒男人,而为了显示男人高人一等的地位,女人当然要低人一等啊。如果你认为把女儿送进“女德班”的是没什么文化的家长,你就错了。至少是文化水平不低的才知道把孩子送去。都说“女德班”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骗人,不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样的道理一直被国学大师们说要分清情况,是个人都应该知道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同在。怎么可能不打听清楚就把孩子送去让人荼毒。

“女德班”和杨永信的网瘾戒除中心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信的。这些家长都被不听话的孩子气的够呛,这时候有人说,把孩子送我这儿来吧。保准还你一个听话的孩子。真是雪中送炭,瞌睡了送枕头。还不屁颠屁颠地送过去。

这种事不是像辅导作业辅导不过来请人帮忙。教育的事情,学校也只起一个辅助作用。何况这些机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现放着那么多的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不用,偏去信那旁门左道,脑壳坏掉啦!

十年前,我国的电脑还没有普及。即使是人口大国,拥有的电脑还是比发达国家差太多。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网瘾少年现象比人家多那么多?不说自控力,总得来说,不还是寂寞吗?在我国,常年缺席的父母,相对无言的父子不是常态吗?虽是骨肉血亲,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是最亲密的敌人。他们也许是爱孩子的,但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为自己争光,能在自己掌控中。

所谓电击这种事我从前只在谍战剧和书里写的纳粹逼供里见过。万万没想到会有父母忍心让子女受这种罪。也许在杨永信的电击和殴打下,他忏悔了,保证了。但我可以肯定这种摄于淫威下的妥协收效甚微,换句话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被送去的孩子大多是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正是人生观尚未形成,也没什么力量反抗的年龄。可不要忘了,他们距离拥有足够力量的年龄并不远。心灵上的背叛,足以让他们和父母决裂。伺机而动,一举打七寸。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听说杨永信之流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可恨这人就因为那些愚昧家长。不仅满足了他的施虐癖,还大把大把赚钱,锦旗拿到手软,被央视曝光也没被惩罚。天理何在?

愿生于新世纪的孩子做了父母后,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 父母皆祸害——致一些旧闻的感受

    据武志红先生说,豆瓣有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我听说,民国时期,一些家长,把养到十几岁的孩子诱导吸大烟。这样...

  • 父母皆祸害,但也很可爱

    父母皆祸害 总是没有时间观念 凌晨五点半喊你起床 父母皆祸害 总是没有是非曲直 对错都怪你 父母皆祸害 总是眼里没...

  • 如何与父母相处~

    《与原生家庭和解》 父母皆祸害,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不仅父母皆祸害,所有的关系都是祸害。夫妻、亲子、同事、领导、客户...

  • ‘父母皆祸害’

    一个孩子人品或性格上任何的缺点都是父母教育方法的锅,说严重点,就是父母人格缺陷的照妖镜。 所以上一代人“不生孩子就...

  • 父母皆祸害

    这句话出自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 2008年1月18日,豆瓣成立了“父母皆祸害”小组,开启了在舆论浪潮...

  • 父母皆祸害

    母亲节,写这个标题,感觉有点大孽不道。陈凯歌说,我们这个国家,总是站起来控诉的多,跪下来忏悔的少! 我不是标题党,...

  • 父母皆祸害?

    最早知道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是在三年前。 那段时间,我正在毕业期,诸事不顺。本来我的性格就很内向,再加上各种...

  • 父母皆祸害?!

    我们都曾被“祸害”。 然后再“祸害”他人。 被“祸害”的最深的往往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我们不由自主的“祸害”着,不...

  • 父母皆祸害?!

    -1- 父母皆祸害? 最近豆瓣的一个小组火了,这个小组由十几万成员构成,其中大多数是80、90后,小组成员自命为“...

  • 父母皆祸害

    01 我在成长阶段曾经想过去死。青春期不愿意说话,其实自己心里都知道。但妈妈焦虑。她就来翻我的日记。看到了我内心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皆祸害——致一些旧闻的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p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