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读了这么多年书,你意识到这些“尴尬”的问题了吗?

读了这么多年书,你意识到这些“尴尬”的问题了吗?

作者: 三石大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3 21:34 被阅读44次

    今天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可对绝多数人来说今天仅仅是周日。

    春困秋乏。在今天这个适合全民睡懒觉的日子推送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不知会否给大家舒适的睡眠再添加一分意境。还是能让我们在自然醒后,用清醒的大脑对“读书”这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加深一下印象。

    “读书无用论”除了在历史上极个别的时期占据舆论主动外,其光环满满的正面形象早已被大众认可。几乎没有人敢在公众场合否定读书的价值,也没有人蠢到去证明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读书所致。

    尤其是当代在新技术的引领下,读书除了消磨时间、提升自己以外,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已经变成品味和素质的象征。

    精读班、领读班、浓缩书、电子书……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使读书这项古老的活动进化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须;实体书店和网书店的你来我往,使读书的意义从“自有黄金屋”的功利逐渐进化成为“我的阅读我做主”的洒脱;社会财富的扩张和贫富分化的加剧,让读书这个原本宁静的角落也被无时不刻的焦虑所包围。

    无论是“必须”还是“焦虑”,读书带给现代人鼓励和纠结的都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反复,“考验”着我们宝贵的决心和耐心。

    1.“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遇到特别中意的书,本能般想要赶紧“拿下”。即便现在没时间读,或是在可以预料的时间段内没有计划读。生怕错过这个机会后,在将来想读时却因找不到合适的版本而懊恼。即便暂时忍住了“剁手”的欲望,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魂不守舍”,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仅买了先前忍住没买的几本,还“报复性”地消费了其他书。

    到最后,面对购入、已读不成比例的速度和“书满为患”的房间,绝望和成就感混合的复杂情感还是战胜了理智的约束。买书变得愈发“疯狂”,而自己却乐在其。

    从心理层面,囤积、尤其是自己囤积自己的爱好能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对于“屯书者”来说,面对大量的未读书,就好似坐拥“三千后宫佳丽”,而且这些“佳丽”还不会衰老,随拿随用。那种感觉,上瘾!

    而商家在背后的助推,更是为这股囤积之火助力。

    如今网上购书折扣力度最大能够达到1至2折,原价三四十元的图书只要十几元甚至几元就能纳入囊中,实体店也纷纷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一次买十几本书成为了当下的购书趋势。

    卖书的拼命吆喝,买书的舍命配合。你来我往,也算相得益彰。只是苦了家里的书柜,或许还得添一间书房。

    2.读书应该“广撒网”,还是以个人兴趣为主。

    抱有这两种观点的人谁都无法将对方说服,都觉得自己掌握了读书的精髓。最后却把尴尬留给了夹在中间的选手。

    “广撒网”的确能开拓阅读视野,发现许多自己都不知道的兴趣点。可收获的喜悦虽然强烈,播种的过程却是迷茫加忍耐。

    很多书看名字就没感觉。硬着头皮翻开后,随着阅读的深入,大脑也变成一坨浆糊。走神是分分钟的事。读完一章,根本记不起来之前的内容是什么。整本书读下来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严重打击读书的热情。

    可若是以个人兴趣为主,比方说只看虚构类的读物。整天徜徉在作者编制的一张张精美的情节网中不能自拔,极易上瘾,并养成阅读的惰性。时间久了,阅读感会变得狭隘和迟钝。对其他类型的精品书籍缺乏探索欲,最终由读书变成“被书读”,可悲。

    其实这两种方法只要掌握好节奏,都是高效汲取知识的途径。关键是你身边有没有通过相应的方法,经历从尝试到认可再到成功的事例。

    有,就去义无反顾的学习。放心,阅读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会准确告诉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是什么,其余的马上可以确定不是你的菜。

    这里要说明一点。跨学科的知识融通是产生灵感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只擅长单一科目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只会流于主观。所以不论采用哪种阅读方法,最后都要从多学科知识的精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3.应该“碎片化阅读”还是专门时间阅读。

    “碎片化阅读”其实是伪命题。

    如今,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碎片化”的时间。可能快节奏的生活让每天的24小时变得愈发宝贵,所以那些上下车的空隙、马桶上的时光才变得如此宝贵。以至于感觉不充分利用它们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可我们返回头想想,谁的学生时代不是在一节节“碎片化”的课程中渡过。没听说过哪所学校一开学先连学一个月数学,学完后再继续语文。可以说我们无时不刻都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训练自己某项能力。

    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碎了一地的时间支撑不起自己读书的雄心壮志呢?他们没有想过,真正碎片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注意力。

    可能是离开学校太久,也可能是身边“重要又紧急”的事太多。本就很宝贵的注意力被我们拿去一心两用,甚至一心多用,好像这样真的能增加我们生命的长度。

    可知识真正的积累是需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那些擅长学习、能够引导自身注意力的人,都很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从而在相同的时间拥有量中达到别人几辈子都不一定能企及的程度。

    4.应当给读书赋予何种意义。

    在这个稍显仪式感的日子里,好像非得将这个更具仪式感的话题加进来才应景。

    用“因人而异”来回答似乎更能照顾各方的情绪。因为持“读书太多使人变傻”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对许多人来说读书只是他们在公众场合“表决心”的工具,因为在他们记忆中几乎没有因读书而获益的经历。他们只通过“是否对眼下有利”来判断付出的必要性,而从不考虑长远。

    读书就像是煲汤。美味而优质的食材,才有资格在蛊中被反复煎熬。只有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在正确的事情上,才会如“别人家的孩子”般收获被认可的喜悦。

    每个人天生掌握的资质和资源的差异注定了不同的人生。而读书、端正的读书是将人生差异缩短成本最低的途径。它为许多不屈的人格创造了逆袭的条件,它也为众多苍白的生活赋予了厚重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这么多年书,你意识到这些“尴尬”的问题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ayzttx.html